第一章 操练水军(1)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过几次渡江的战例。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因北方士兵不服水土,流行疾病,又不习水战,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北魏初年,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南下,在陆战中连续击败南朝军队,进至瓜步(今江苏县南),眼望波涛汹涌的长江,这位擅长骑马的少数民族君主丧失了勇气,叹道:“嗟乎,天之所以隔南北也!”调头回中原去了。南宋初年,金军在完颜亮指挥下大举攻南宋,南宋文臣虞允文指挥精干的水师舰队,在采石大败金军,保全了南宋的半壁江山。而几次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如西晋灭吴、隋灭陈、北宋灭南唐渡江作战的成功,都是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北方军队在充分准备后,从长江中下游多点突破,并以水师顺江而下协同作战取胜的。
原本有意联合反蒋的李宗仁白崇禧之所以将“划江而治”作为底线,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解放军既无空军,也无舰艇,渡江主要依靠木帆船,和曹操的时代差不多。以木帆船冲破国民党军舰、飞机、大炮构成的长江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枯水季节,江中有许多沙洲露出水面,为渡江提供了一定方便,而到了每年4月春雨桃汛之后,降水的增多导致江水水位上涨,道路泥泞,对作战就很不利了。在交通方面江南与江北条件也不一样。江南公路、铁路发达,便于部队运动。江北的公路、铁路条件要差得多。由于这些地理条件,使长江真正如同一条“天堑”,似乎足以确保国民党的半壁河山。
1948年12月中旬,淮海战役正在激烈进行中,已经在构思进军江南的战略计划了。12日他致电淮海战役总前委,在电报中谈了他的初步设想,淮海战役结束后,中野、华东野战军休整两个月,然后完成渡江准备工作,约在1949年5月或6月举行渡江作战。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协力经营东南,夺取并控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大城市。根据的指示,17日总前委在萧县开会后,刘伯承、陈毅立即北上向中央军委汇报。12月底刘、陈到达西柏坡后,参加了1949年1月6日到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