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有做咨询的热情,却很少有咨询的机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准确的判断,也缺乏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处于“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状态,经常是好心办坏事。
第二阶段:“垃圾筒”阶段。
因为第一阶段做得过猛了,很快就会进入“垃圾筒”阶段。
只有陷入负性情绪无法自拔的人才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咨询过程中将咨询师裹胁进负性情绪,如果咨询师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甄别哪些来访者是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的、哪些是自己根本无力触碰的,在咨询过程中有可能会将自己的“痛点”引爆,使自己陷入严重的焦虑和痛苦之中。
“学心理的人有心理毛病”,说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咨询师。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会表现出焦虑、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无力感,或经常和来访者发生冲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开始学心理学时有一位同学王老师,掌握了一些心理辅导理论的她热情奔放,像星探发现明星一样,深入到每个年级打听哪位学生最近的表现不太正常,然后她就固执地邀请学生到她的咨询室来谈谈,但绝大多数学生拒绝邀请,王老师就想出各种方法,比如用巧克力、文具等等鼓励到她咨询室来的学生。王老师每天第一个来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平均每天做五个咨询。我们同学聚会时常调侃她:“以后‘有困难找警察’应该改成‘有困难找王老师’!”她高兴地接受同学对她的评价。
学校分配住房,王老师的排名比较靠前,但学校却没有分房给她,她找校长理论,校长笑着说:“王老师,您可是学心理的,是心理调节的楷模呀。分房这点事情您都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大家怎么相信您可以帮助有情绪问题的学生呢?”王老师感觉到羞愧,觉得自己对不起心理咨询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但表示不再要房,而且还恳求校长不要将她找校长这件事说出去以保全自己的专业形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