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12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怎样让孩子变得举止大方?(2/2)
    教孩子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要求孩子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言简洁得体,既不沉默寡言也不啰嗦重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孩子在家中活泼大方、能说会道,可是一旦到别人家里做客或者碰到陌生人,就局促不安、胆怯怕生,做什么事都要大人代劳。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习惯,经常封闭在家,没见过大场面。因此,家长们若有机会,还是要带自己的孩子出门锻炼一下,见见世面,增加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不能抱怨孩子,关键在于家庭的教育。

    首先,孩子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的对象,要在以后的日子中逐渐扩大交往的范围,让孩子多认识一些亲友和伙伴,这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如果爸爸妈妈整天将孩子关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势必会造成上述情况。

    其次,爸爸妈妈不能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孩子没有主见,一见到陌生人便会畏首畏尾、无所适从。事实上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并不是不可能,只要认真修养,就能达目的。另外不可急于求成,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一点时间。

    一定要注意行为举止上的规范,站立时要挺胸收腹梗颈,双肩放平而不摇晃,两臂下垂手不揣兜,腿部不颤动;见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遇到有人问路,要热情而有礼貌地告诉人家,对老弱病残者,更要尽力地给予协助;进入别人房间要先轻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再进去,而不要随便开门闯入;夏天不赤膊或身穿短裤衩“串门”,冬天从外面进入房间,先摘帽子,脱大衣,再落座;访问人家要注意时间,一般不在吃饭和午睡时去,尽量避免妨碍人家;有客人敲门要赶快应答,请客人进来后要让座,倒茶时双手捧上,夏天时可递上凉扇;会客时坐姿端正,不要左靠右歪或浑身扭动,双腿不要叉开太大或跷“二郎腿”,不要有节奏地打“哆嗦”;与人谈话时,不挖鼻孔、抠耳朵、剪指甲、剔牙齿、挠痒痒、搓泥垢、脱鞋袜、抠脚趾;在别人家做客,不乱翻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就餐时,不在客人或尊长之前动筷,不在菜盘中翻拣,餐具要减少碰撞,咀嚼时不要发出声音;谈话或就餐时,咳嗽、喷嚏、吐痰均须用手绢掩住口鼻,不要冲着别人;递人物件,要照顾对方接取的便利,一般把易于接取的部位朝向对方,待对方拿稳后再撒手。

    这些行为举止看似简单,但养成好习惯,必须一点一滴、实实在在地认真执行。

    再者,要求孩子举止规范,不是单纯为了在某种场合需要硬去装出来的,需要平时也加以修炼。正如古语所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些举止应该形成习惯,应该是尊重别人的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家长要求孩子注意上述的规范,并不是让他们谨小慎微,过于拘束。

    对于孩子,家长要培养其做到:爽直而不粗莽,活泼而不轻佻,恭敬而不迂腐,轻松而不懒散……形成一种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的习惯,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但如果让孩子一真坚持下去,给孩子以长时间耐心细致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变得彬彬有礼、举止得体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