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不捐不吝啬
有人撰文说,要促进中国的慈善捐赠,应该注意细大不捐,雅俗无论。这一点说得非常好。
“细大不捐”是条成语,表面上看起来这四个字毫无关联,连在一起却表达着一定的意思。所谓“细大不捐”,是指大的小的都不舍弃,形容包罗一切,即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细:微,小;捐:舍弃。“细大不捐”亦作“细大无遗”。
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用“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描述了自己多年的读书体会。
清代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写道:“戴升还问人家要门包,也有两吊的,也有一吊的,真正是细大不捐,积少成多,合算起来也着实不少。”
《清史稿?庆僖亲王奕劻传》中也写道:“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 说的是奕劻卖官鬻爵的事。卖官鬻爵是清朝掌握任官之权的权要捞钱的重要手段,他们凭此把手中的官职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庆亲王奕劻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所卖的官不可胜数,其价格以官职大小、美恶以及买主来定。“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正是他把官场当市场的生动写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