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并非“很能侃”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新闻标题要使受众一目了然地通晓新闻作品的大意,要在有限的文字中向受众传达较多的信息,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好的成语入题,可使新闻增辉添色,更富有吸引力,从而增加受众阅读的愿望。但汉语中最容易误用的就是成语,若用得不好,也会弄巧成拙,误导受众。“侃侃而谈”就是其中一例。
这条成语出自《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侃侃”,指刚直而从容的样子。“侃侃而谈”比喻说话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样子。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也仅相当于下大夫。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在朝廷上,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由此可见,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但现在很多人一看到这个“侃”字,就以为是“侃大山”的意思,就把“侃侃而谈”当作“很能侃”来用了。于是,不管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习惯说其“侃侃而谈”了。其他人要么望文生义,想当然;要么以讹传讹,凑合着用,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些新闻标题:《李宇春侃侃而谈做主持,电影节上陈冠希侃侃而谈》,《马刺活塞召开发布会,维奇侃侃而谈》,《国青举行赛前新闻通气会,冯剑明侃侃而谈》,《马云侃侃而谈杨致远低调,两人公开信大相径庭》,《黄征沪上侃侃而谈,告诫艺人要真诚》,《首开发布会,发哥侃侃而谈》,《陈红与刘烨新浪聊,侃侃而谈》,《谭铁牛侃侃而谈生物识别技术》,《15岁女状元侃侃而谈学习经验》。
仔细琢磨一下,这些标题无非是想说这些人聊得起劲,并不是要说明他们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但似乎除了“侃侃而谈”就没有词语能表达“谈话、说话”的意思,于是人们便大量似是而非地用了,长此以往,正确的用法反而很少见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北京晨报》、《华西都市报》看到的关于萨达姆在狱中生活的报道说,法庭上,萨达姆面对一名法官侃侃而谈: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言谈间还不断做出各种手势,包括不时用手捋眉毛,把一个胳膊肘撑在椅子扶手上托着。仔细想来,觉得“侃侃而谈”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