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休息,他的学生公西华给他端来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问孔子:“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总要问一下你的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走,冉有又进来,恭敬地问孔子:“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立刻回答:“对,应该立刻去做。”冉有走后,公西华很纳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对于同样的问题,先生的回答却相反,于是他冒昧地向孔子询问原因。孔子笑了笑回答:“冉有性格谦逊,遇事总爱退缩、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要勇敢去做;而子路争强好胜,办事没耐心,所以我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
你看,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就注意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个性,要依据他们不同的气质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
说到要依据孩子不同的气质和个性来因材施教,家长们首先要了解气质和个性是怎么回事,以及都有哪些类型。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它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的指向性特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性情。一般而言,人类有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无所谓哪种好哪种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心境变化剧烈,易冲动,易急躁发怒,易刚愎自用;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与人交往,容易轻举妄动,缺乏耐力和毅力;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庄重坚韧,但有时执拗、冷漠;抑郁质的人孤僻,胆小谨慎,软弱忸怩,易于观察到细小事情。
家长在了解了气质和个性类型的知识后,就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时,千万不要把孩子硬划到某种类型里去,而是应该通过观察和测定去发现孩子具有哪些气质特点,再根据这些气质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比如,你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偏向于胆汁质,多表现为直率、热情,但易冲动、急躁,你平时就要多提醒他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在对他进行批评时,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能激怒他,可以培养他形成勇敢、爽朗、积极进取的品质。又如,你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偏向于黏液质,平时不管做什么的特点都是“慢”,你就要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一定要鼓励、赞赏他,同时对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以后再快一点就更好了”;当孩子犯错误时,要给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免他固执己见,可以培养他们形成稳重、坚毅、实干等优良品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