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做人的150个美德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50个美德故事 第十四章(4)(2/2)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两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

    从此以后,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花香思语:读完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心中肯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勤劳和节俭就像两兄弟,它们永远都不能分离。所以小朋友要是想过幸福快乐的好日子,就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哦。

    134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非常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叮当响。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得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个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就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用作其他用途。

    这就是我国著名节俭故事“房梁挂钱”的来历,后来很多人都效仿苏轼,其乐融融的过起节俭的日子。

    花香思语:苏轼的诗小朋友们肯定读够少,但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这就是一个讲苏轼的故事。小朋友们是不是被苏轼勤俭节约的品格打动了呢?要记住,不论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多么富裕、美满,节俭永远是保证我们今后生活幸福的重要美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