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6)(2/2)

    激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为人父母者可能都曾用过此法。不过,激励孩子也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比如,有的家长总是一味地用美言来激励孩子,但孩子却是毫无“胃口”、“油盐”不进;有的家长喜欢以拔高目标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结果却常常使孩子望尘莫及、心灰意冷;有的家长总是在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中激励孩子,最终往往闹得双方“反目”,形成一种难堪的僵局……

    “望子成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态。然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只重视智力,而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却是不少家庭教育失之偏颇的症结所在。

    一个人的习惯是从童年开始的,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后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故中国俗话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其含义之一就是儿时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一般而言,孩子的品德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知、情、意、行。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中包括道德习惯,而且道德习惯是一个最终的发展结果。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它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的“质”的外在表现。因此,培养孩子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也包括孩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父母和家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