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5)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5)

    浙江人敢于冒险,他们敢去其他地方人不敢去的地方,敢做其他地方人不敢做的事情。浙江苍南农民王均瑶胆大“包”天,先后与国内6家航空公司合作,相继开辟了10条国内客运包机航线,创造了农民“包”飞机的“天方夜谭”。

    浙江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初,他们并不十分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在人们眼里,浙江人除了有江南人的瘦小和灵秀外,就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慢慢地,浙江人多起来了,浙江的标志也多起来了。浙江产品越来越多,各种包装、标牌、证书、徽章越来越多地被浙江人造出来,然后又被浙江人传送往全国各地。一时间,浙江货充斥全国,国人真有点被浙江货包围和离不开浙江人了。渐渐地,人们对浙江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到惊奇钦羡,到仔细探究。

    原来,浙江人是天生的生意人。他们有一种超前意识,这个超前,不是超前消费,而是超前实践。在改革开放前期,许多外地人还在争论不休、犹豫观望时,浙江人已在默默地探索实践了。有多少事,都是浙江人“先吃第一口,先迈第一步”,然后推向全国的:股份合作,浮动利率,第二职业,农民城等等。

    在创业的过程中,杰出浙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敢想敢干。娃哈哈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就是一位这样的企业家。

    1945年,宗庆后出生于西子湖畔的一间破陋的平房里。父亲给大儿子取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宗庆后——宗家有后,可喜可庆。少年的他便胸怀大志,认定人生在世就要做一番大事业。然而,正因“名门”出身,初中毕业后,不能继续求学了。16岁那年,他便在母亲的泪光中,独自打个小包,到舟山围海造田。一车土,千余斤,往返30里,骨头都快散架了,报酬仅为一角五分钱。整整18年岁月,就劳作在挖土填滩,拉车打夯上。

    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的工职回到杭州,在上城区邮电路小学的校办工厂工作,推销课本,贩卖雪糕。上班,下班,买菜,生炉子,辅导女儿功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