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脉和机遇——储蓄人缘,人脉是最好的存折(7)
虽然单田芳当时并未料到他将会有辉煌的未来,但鉴于形势,他还是明智地听从了劝告,改弦易辙,并于1954年正式拜著名评书艺人李庆海为师,走上了从艺之路。不久,便声名远扬。
“文革”开始后,率真耿直的单田芳因口吐真言而受到批斗,造反派打掉了他的牙齿,窝火带憋气毁坏了他的嗓音,以至于“文革”结束时,单田芳已不得不面临再次改行的问题。
然而,命运又给了他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女评书演员刘兰芳的一炮走红使得鞍山曲艺团的领导想到了单田芳。在他们的帮助下,单田芳很快被送进医院,经过手术终于又发出了现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沙哑的声音。
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郑海霞,她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她一生中所遇到的三个“慧眼识珠”的伯乐。
第一位伯乐,便是郑海霞的哥哥。他写信给河南省体委,从而引起了上级对郑海霞的重视;第二个伯乐,则是商丘体校的方炳银教练,他初步培养了郑海霞的运动素质;第三个伯乐,就是武汉部队文化部训练处的王新华教练,他把郑海霞带入了篮球运动的殿堂。
郑海霞的表现的确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她懂得把握机遇。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教练,您说我该怎么做?”然后,算用行动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把握机遇,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郑海霞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女变成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的奥秘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