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对桂林当地人来说,会不会失去“吃旅游饭”的机会?
在景区内设摊经商,是旅游地区重要的“经营”内容之一,也是当地百姓“吃旅游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果对景区享有经营权的新经营者出于成本或其他原因而引入外地经营者,则本地百姓也就失去了“吃旅游饭”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对“出让”经营权的当地政府当然并无损失,出让经营权自然有收益,谁来经商也照样有税收。但政府的收入并非百姓的收入,这在今天社会中已经是普遍的常识。那么政府出让景区的经营权富了,百姓却守着旅游资源而失去了“吃旅游饭”的机会怎么办?
此后,建设部开始过问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 市里也开始调查这件事,使得原定于4月15日签约的新希望集团将购买桂林山水最核心风景区50年租赁权的签约仪式终于“流产”。
幸好,2002年的桂林有惊无险。
应该说,风景名胜,无论是天然形成的桂林山水,还是记载了历史沧桑的苏州园林,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产权属性来看,风景名胜既是有形财产,也是无形的财富,有些可以进行价值评估,有些则是无法用价值估量的,他们都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份遗产既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属于经济物品,加以开发利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是民族的传世之宝,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爱护好、保护好,以福泽万代,荫及子孙。
经济学把经济物品分为两类: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一般是指独立消费的物品,可以经由市场定价;而公共物品是具有不完全市场评价的共享性经济物品。如果我们把风景名胜看作是经济物品,当属于公共物品。而企业的属性是以利润为动力和目标,更适合于经营运作私人物品。因此,风景名胜的规划管理和资源保护是很难由企业来承担的。公共物品更多地应该由政府提供。很多风景名胜都冠名‘公园’,可见其公共物品之属性。
弄清了风景名胜的公共属性和企业追求利润的属性,便知道“风景名胜区不能交给企业管理”的说法是正确的了。
为什么会出现“山水市场”热呢?无非一个钱字。一些地方部门发展经济需要钱,就简单地将风景名胜的经营权拍卖,而一些企业拿到这个经营权就可以去挣更多的钱,至于风景名胜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便无人问津或是被忽视了。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市场的。如果一切都可以市场化,那么工商行政管理也可以拍卖给企业去经营了。说到底,政府的很多职能是不可替代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