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美国外交的风向标(2)
前苏联解体以后,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已失去了战略价值,美国不再需要中国,而基辛格则提出中国可以制衡日本,防止日本对美国构成挑战,如果没有中国的作用,在亚洲向美国挑战的就会是日本。这就是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的体现。
半个世纪冷战中最为动荡的岁月,为这位国际政治大师提供了气势恢弘的时代背景,他非常成功地向世界证明,国际外交确实是一门需要最高智商的艺术。他在敌人、对手和朋友中穿梭、谈判、握手,以精确的计算和惊人的毅力向目标推进,大多数时候,他都取得了成功。有评论说,基辛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抢尽了两位总统风头的白宫幕僚。
如今基辛格博士已远离白宫多年,但是人们仍然无法忘记他,他曾经在那个动荡不已的时代改变了世界。33年前,中美之间的一次秘密接触,启动了两个伟大国家改变世界的进程,亨利·基辛格博士由此获得了极高的名望。
随后,他又明智地推动美国走出越南战争的泥潭,但是这场战争已经成为美国永远的痛。1977年1月,基辛格离开共和党执掌了8年的白宫,迄今已逾20年,但是他为公私事务忙碌的程度丝毫不减当年。他每天清晨6时30分起床,除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孜孜不倦地工作一直到深夜。这些年来,他依然活跃在纽约、华盛顿最高层中,成为总统的座上宾,还经常穿梭于欧、亚、拉美、日本和中国之间,会见政界、财界领导人,阐述其政见,继续发挥影响。基辛格退出政坛后,便到大通曼哈顿银行顾问委员会任职,为洛克菲勒家族效劳。1982年7月,他出面邀请了美国政界、经济界一批著名人士组成国际咨询公司,自任董事长,董事会的成员包括国际上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外交家和企业界巨子。该公司专门为大企业提供“国际商务的决策性建议”,仅一次咨询费就高达30万美元。基辛格还不时应邀出席一些宴会和演讲会,一席谈话便可获3万美元酬金。1983年他对中美洲问题进行详细考察和研究之后,他写出长篇报告,成为里根总统解决中美洲问题的重要依据。他还从事写作。他一生的经历,特别是他在政府工作的经历是他写作的重要源泉。此外,他还经常为报刊撰文,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到学校作学术报告。
今天,这位83岁老人对这个世界依然重要,因为他虽然已经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是却能改变很多人对世界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