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给了美国什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南北战争最后一个殉难者(1)(2/2)
    威尔兹参战不久,1861年8月,他就被南军派到一个特殊的战争部门任职,那就是战俘营。假如借用现代语言来说,战争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投向前线轰轰烈烈的胜负,却很少把目光转向它“输出”的另一头,也就是战争的牺牲品:那些肢体不全、被草率掩埋的战死者,那些在缺医少药的、尘土飞扬的战地医院呻吟的伤兵,那些被愤怒的敌人俘获的战争俘虏。我们可以想象,在战争史上,人类文明进程越靠前端,这一个部分的状况就越差。

    威尔兹被派往战俘营,是十分自然的。一方面,他是个医生,另一方面,他又会说几个欧洲国家的语言。美国从一开始就遍地是移民,所以,战俘营里有不少只会几句英语的欧洲移民。威尔兹各方面的知识背景,在这里都非常适用。在此后的几年中,他辗转在几个战俘营中工作,1862年的春天,在被称之为“七棵松战役”的战斗中,他肩臂受伤,而且始终没有痊愈。

    1864年2月,已经成为上尉的威尔兹,被派往南北战争中最著名的南方战俘营,也就是今天的美国国家战珐物馆所在地——安德森维尔,担任战俘营总管,直至一年两个月以后战争结束。从此,威尔兹上尉和安德森维尔,就成了紧密相连的两个历史名词。

    安德森维尔,今天这里是一片风景如画的峡谷,可是,当年这里却被预定为容纳1万名战俘的场地,被圈入了45000名战俘。说“圈入”,是因为这里只有“营地”,没有“营房”,没有任何起码的生存设施。食物医药都严重匮乏,唯一的生命源泉,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

    45000名北军战俘,拥挤、肮脏,在南方的烈日下暴晒着,生存条件极其严酷。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是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带着伤痛和疾病下来的。当战争结束,人们发现,这里的死亡率高达29%。有13000名北军战俘再也没有离开这个安德森维尔战俘营。

    随着罗伯特·李将军代表南军投降,这个战俘营也随隶属的部队向北军投降。南北战争正式结束了。李将军和北军的格兰特将军,有过投降协议,作为降军的南方官兵都将回到日常生活,不受骚扰。所以,一场历时4年,阵亡62万人的惨烈战争,结束的过程显得十分宁静。没有一方追捕,另一方隐姓埋名四处躲藏逃亡的情况。战俘营随部队投降解散之后,威尔兹上尉还是住在战俘营所在地自己的居所,开始计划如何回到原来的正常生活中去。

    可是,投降协议的执行,却出现了唯一的一个例外。1865年5月7日,一名联邦军官出现在安德森维尔的威尔兹上尉家中,逮捕了他,并且把他带往首都华盛顿。他的罪名是,与南方邦联的首领一起阴谋杀害和虐幢军战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