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大学生受骗:被利用的纯真(2)(2/2)

    应届毕业生小芳便是通过网络将个人资料发出后,不仅被骗走了近300元所谓档案费,更可气的是自己的私人资料和相片还被发在网站上,整天有陌生人给小芳打来骚扰电话。

    发送求职简历时,为了让个人资料丰富多彩,小芳在上面附了个人生活照片。几天后,一家外贸公司来电称对她的情况比较满意,对方在电话里用英语和她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后,表示基本同意聘用她为公司的董事长秘书。那天下午,欣喜不已的小芳同学又接到该公司的电话,对方称经过公司研究,期间应聘人员不能立即上班,但可以在2003年5月15日之前交280元档案费进行备档,然后签订用人协议。这个时候的小芳被工作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便不假思索地汇出了280元档案费。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小芳同学却怎么也联系不上这家外贸公司了。

    更让小芳同学感到郁闷的是,一个周末的晚上,小芳已经早早地入睡了,这个时候手机却突然响了,一个陌生人先是询问了她的学历和姓名,之后突然向她询问“价钱”,还大说了一通污言秽语。她气愤地挂断了电话。但第二天她又接到了类似的骚扰电话,经询问对方,小芳才明白,这些人都是在一个交友网站上看到了她的相片和详细资料才打来电话。无奈之下的小芳只好更换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可每当一想到自己的相片还在网站上贴着,她就有莫名的烦躁和恐惧。

    这些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通常是先在网上公布一些薪酬诱人的“招聘信息”,利用应届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要求他们汇款到指定的可以全国通存通兑的账号,钱一到账立刻就被取走,公安部门难以追查。同时,一些非法网站窃取求职者的私人资料后,有选择地张贴在交友网站上,骗取网民的点击率和中介费。

    所以,应届生在通过网络求职的时候,应有针对性地选取较正规、知名的网站登记注册。因为正规网站在刊登人才需求信息时,都会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对方能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严防虚假信息的发生。

    在登记电子简历时,尽量填写完整,保证学历、工作经验等情况的真实性,但填写资料时应注意保密,名字可使用英文,一般不要留下家庭详细住址和家庭固定电话号码。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生活照片发到网站上,必须用照片时最好用标准两寸照。

    同时,不要随便点击鼠标,铺天盖地地发送简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要对自己投递简历的公司多了解。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访问一些公司的网站进行查询。

    此外,应届生在择业时应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这是主渠道,不要轻率自找门路。学校都希望 自己的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他们推上最适宜最需要的位置,同时进入上述市场的单位,一般都是较正式的机构和厂矿、企事业单位。

    也不要轻易相信,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比如单位的状况,将从事工作的性质等,可通过学校组织、亲友了解,有条件的可以亲自登门,实地考察、了解。这样除了防止受骗外,还便于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处于主动地位。

    一旦遇到麻烦,立即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处、地方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调查。这样,才能使你的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