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济适用型”战争(7)
后来,北约转而摧毁诸如水厂、电厂之类的民用设施。由于破坏了城市的供水供电系统,居民家庭用水紧缺,特别是卫生用水不能得到满足。战前,南斯拉夫人的生活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也早已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过惯了现代文明的广大都市居民,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不能再使用已经习以为常的抽水马桶,一连多日在户外或以其他“特殊手段”来解决日常147问题,家中臭气冲天。对于文明社会来说,这不仅是方便不方便、卫生不卫生的问题,也涉及人的尊严问题。如果只是一两天这样,人们或许还可以忍受。但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过去以后,看似小事一桩的事情就会变得严重了。慢慢地,人们的心态发生变化,并蔓延成为一种大众心理,那种战争初期的消退,转而想:恐怕国家政策或者高层政府官员需要换一换了。当大众心理成为普遍共识后,最终就影响到了决策者。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看到战争最后的局面:南斯拉夫被迫签署城下之盟,大选之后政府更迭,虽 然国家政治利益受损,但普通民众的生活趋于正常。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战争中的“马桶效应”。很多人可以承受炮火与死亡,但不一定能够忍受家中的马桶没有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战争承受力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在以往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有着极强的战争承受力。在分析中国革命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的时候,把中国特殊的经济条件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考察。他提出,由于中国基本上处于落后的农业经济,带有浓厚的自给自足的色彩,农村可以不依靠城市而存在。敌人对城市经济中心进行破坏,或者某些乡村地区进行破坏,对其他区域的生存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中国不畏惧敌人的破坏。中国的军队之所以确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是与中国的经济结构直接相关,与当时中国的战争承受力有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