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阿波丸(6)
拼命挤上“诺亚方舟”
跨入1945年的门槛,日本的军用物资越来越匮乏,国内掀起了“献金”热潮,在殖民地到处搜刮废铜烂铁,甚至连大连街头的路灯基座都被砸碎,运往日本,但是,战争恶魔像一个大肚汉,怎么喂也吃不饱。国力衰败,军力衰退,朝野上下无不感到,日本战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同盟国却后来居上,节节胜利。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消息传出,世人无不欢欣鼓舞:日本已成为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啦!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阿波丸作为最后一艘从东南亚返回日本的客轮,被渴望回国的日本人视为“诺亚方舟”,就显得毫不过分。于是,阿波丸所到之处,日本侨民破费重金、买通关系、争抢船票,甲板上、过道里,所有的地方都塞满了人。甚至连即将临产的孕妇,也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破例登船。“与外务省有关的人员有106位。其他就是此前失去船只而留在岛上的遇难船船员和船长,脱下军装、换上平民服的高级军官,以及民间人士共1856人。船上总共挤了2000多人,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在定员60人的一等舱内有外务省的高官、将军和校级军官80余人。升降机上也铺上了席子,改成临时船舱。多出来的人就以甲板为床、以天为被,狭窄的走廊里也挤得一塌糊涂。”阿波丸幸存者下田勘太郎回忆说。
血债要用血来还。登船者都知道,战败之后,滞留在东南亚的日本人,将会成为当地民众发泄仇恨的靶子,死无葬身之所。
当阿波丸鸣响汽笛,缓缓驶离新加坡,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解脱之感。是啊,可以回家了!哪个地方能比家更安全呢?何况,他们每个人都带回了大量的金银细软,这些财富,足够他们维持有尊严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