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之首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节 二战时期的法国海军航空母舰(1)
    第四节 二战时期的法国海军航空母舰(1)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法国海军分得6万吨的航母建造总吨位。当时法国共有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的船身可供航母改造,但法国海军造舰局认为本国在航母建造方面的技术力量过于薄弱,出于谨慎的目的,依然决定只完成已经在土伦船厂开工的“贝亚恩”号的改造。该舰在外观和技术特征上参考了英国“鹰”号航母,总体外观和性能都与后者近似。但“贝亚恩”号的飞行甲板太短,航速也过慢(21.5节),难以起降可携带鱼雷的大型水上攻击机,只能搭载较轻的战斗机和侦察机,因此服役后大多数时间用作飞机运输舰。与此同时,法国海军继续发展大型水上飞机以弥补正规航母战斗力的不足,并在1927年专门建造了一艘可以携带10架水上轰炸机的大型航空运输舰“加塔斯特司令官”号与“贝亚恩”号一起行动。

    整个1930年代前期,由于主要的假想敌德国海军受《凡尔赛和约》限制不能建造航母,意大利则基于地理上的优势无意发展航母,经费紧张的法国海军也没有再制订新的航母建造计划,而是重点建造巡洋舰、大型驱逐舰和潜艇。直到1935年,由于德、意两国相继开始发展装备15英寸主炮的高速战列舰,法国海军才决定将2艘陈旧的条约型重巡洋舰“迪凯纳”级改造为轻型航母。但法国海军造船局的技术验证认为改造工程成本过高,技术指标又过低,不如直接建造新舰。拖延到1938年,法国海军终于在年度造舰计划中列入了2艘18000吨级中型航母的预算,并命名为“霞飞”级。

    “霞飞”级的外观类似“贝亚恩”号和“加塔斯特司令官”号的混合体,在右舷拥有一个长而高大的上层建筑,舰艉保留了为水上轰炸机预留的起重机,双层机库载机约40架,战斗力与英国1920年代完工的“光荣”级航母接近,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但即使是并不先进的“霞飞”级也没能在二战前加入法国海军。本级的1号舰“霞飞”号在1938年11月才在圣纳泽尔正式动工,至1940年法国投降前仅完成28%;2号舰“潘勒韦”号的工程还没有开始。法国沦陷后,德国占领军将“霞飞”号已造出的舰体拆除,相关资料也被悉数销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