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之首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12)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12)

    十五、“大凤”级航空母舰(taiho class)

    二战前的日、美主流航母为了追求舰载机数量,大多采用开放式机库设计,木质飞行甲板完全没有防护能力。一旦遭到俯冲轰炸,炸弹会毫无阻碍地冲入下层机库爆炸,从而给全舰带来较大的破坏。对于舰只数量较少的日本海军而言,机动部队除在“九段作战”第四阶段与对手航母编队对战外,还须承担在决战前夜进一步消耗对手战列军舰的使命,因而生存能力的保障必须被列入航母设计的考察范围。有鉴于此,1939度《丸四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一艘重防御的29300吨级舰队航母“大凤”。与之前的日本航母相比,“大凤”号具有以下特征:其一,飞行甲板装甲化。飞行甲板中段铺有由20mmds钢板和75mmcnc装甲板叠加而成的厚重装甲层(尺寸150×20米),可抵御500公斤炸弹的俯冲轰炸。同时为加强飞行甲板的强度,取消了中部升降机。其二,采用全封闭式舰艏。由于“大凤”号装有沉重的装甲甲板,重心上升,干舷比“苍龙”级和“翔鹤”级都低。为此,“大凤”号在日本海军中率先采用与英国“光辉”级航母类似的能抗暴风的全封闭式舰艏,从而提高了适航性和耐波性,增加了飞行甲板长度和最前部飞行甲板的强度。其三,舰桥、烟囱一体化。过去的日本航母一般采用安装在舷侧、向下方弯曲的烟囱,但“大凤”号飞行甲板位置较低,安装横斜弯曲状烟囱对舰体稳性不利。因此决定采用与舰桥一体化的直立式烟囱。为避免影响后部飞行甲板作业,烟囱从其垂直面向外倾斜26度,高出飞行甲板17米。其四,舰载机数量减少。“大凤”号完工时的舰载机数量仅为52架(“烈风”舰载战斗机24架、“流星”舰载攻击机24架、“彩云”舰载侦察机4架),比吨位相仿的“翔鹤”级少了1/3。为了提高防空力,“大凤”号装备了6座新开发的九八式双联100mm高炮和66门25mm机炮,是旧日本海军中对空防御最优良的航母。4座舰本式蒸汽涡轮机总功率16万马力,航速33.3节。大战进入中期后,日军还计划将该舰放在机动舰队前主担当己方舰攻机群的中继基地使用,舰攻机从自身作战半径外起飞后,可以经由“大凤”号补充油料和弹药后再度起飞攻击美军舰队,从而完成超远距离的“先发制人”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