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的玄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至尊者的罪身——张汤之殇(35)
    第四章 至尊者的罪身——张汤之殇(35)

    兒宽进入武帝视野,渐次升迁,元鼎四年(前113)从中大夫迁任左内史,元封元年(前110)也即张汤死后第六年出任御史大夫。元封七年(前104,此年改元为太初元年)兒宽与司马迁等人制定了本朝《太初历》。巧合的是,欧阳生的老师正是晁错的老师——济南伏生,这样,景帝年间的酷吏晁错与武帝年间的酷吏张汤建立起了微妙的联系。

    张汤乐于推荐自己的下属出任重要的职位,他的聪明也使得他竟然能够将这种推荐与化解武帝的不满同时进行。兒宽的仕途转折点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经年累月的伴君朝堂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到使得武帝对任何上奏都表示满意。面对武帝否定廷尉的上奏,张汤总是将责任完全承担到自己身上,再猜测武帝的心意做出调整。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张汤会在调整修改上奏之后向武帝说明,我的某个下属原本便曾向我如此建议,因为我的愚蠢而没有采用,这实在是我的罪过。如此一来,武帝往往也就不再深究过失,反而对张汤所提到的那些能干的官吏产生出兴趣。即使是遇到武帝特别满意的时候,张汤在多数情况下也会奏明武帝,这一处理方案其实是由我的下属某正某监某掾史提出的。

    这就是张汤向武帝推荐其下属的方式,不与属下争功而乐于也善于扬善的行为不失宰辅风范。当然这也并非张汤独有,西京循吏龚遂同样乐于向天子推荐自己的属吏,东京则有陈宠。陈宠任广汉太守时简用王涣为功曹,任事善断而雷厉风行,执法不避豪右。如此属吏为陈宠赢得极大的名声,和帝召见之时便向他询问治理一郡怎样取得如此杰出政绩,陈宠实话实说,“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和帝折服于陈宠谦让风度的同时,王涣也由此而显名,后来成为著名的循吏。

    得到张汤的大力举荐者除兒宽外,另外尚有四人也为张汤所重视。南阳太守义纵举荐的杜周被任命为廷尉史,专责治理边境逃亡案件,后迁任御史中丞、秩千石,最后做到御史大夫;另外一位廷尉史王温舒,张汤迁其为御史,后来历任郡守、中尉、廷尉等职;御史中深得张汤赏识的还有一位出身刀笔吏的尹齐,此人以廉洁知名,最后做到中尉。御史府中另外一位未来的九卿是御史中丞咸宣,他与张汤之间存在芥蒂已见前文。

    这就是张汤任职廷尉和御史大夫时期最为知名的五位部属,除兒宽外的四位或者自愿或者被动地继承了张汤的衣钵,以酷吏的名义继续为皇权而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