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阳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文攻武卫(7)
    第八章 文攻武卫(7)

    再去看看窗外,是不是五味杂陈?

    唯一靠谱的是回归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读孔子却人人无法成圣,人人都看巴菲特人人都成不了股神,人人都这个奶酪那个弱点的最后该是什么人你还是什么人。

    外在之理包装得再炫目多彩,不经过与作者同样的心路历程,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尊敬父母,爱戴兄弟了,这便是“心即理”的明证,而孔子的出现不过是对这些行为命名罢了(孝,悌)。

    孔子可以告诉你怎么说怎么做,却无法告诉你这么说这么做的心理依据。

    同“应该怎样”比起来,“为何这样,如何这样”更重要,更根本,这需要你自己到心上去求。

    所以,日本籍明矾,明治维新领导人西乡隆胜就说:“读经宜以我之心读经之心,以经之心释我之心。”任何经典不过是对人心的记载,对它不应当做教条顶礼膜拜,而是取其有用者用之。

    如果你足够刁钻,非要在存在论上驳倒我,非要将“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彻底粉碎,那我就费点神,再把薛定谔家的猫牵出来。

    虐猫狂薛定谔闲来没事意淫的时候,构思了一套惨无猫道的装置。此装置安放在一个密封箱里,由原子激发。

    箱子里还有一只可怜的猫和一个毒气瓶。

    实验开始。每当原子衰变放出一个中子,它就会激发一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那个毒气瓶。

    事实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毒气瓶被打破,猫就会挂掉。如果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会好好活着。

    该实验的结果:当我们没有观察时,那只猫是又死又活的。

    如果把量子力学中这条“测不准原理”放大到宏观世界,那么不仅仅是猫,一切的一切,当我们不去观察时,都是处在不确定的叠加状态的。这是因为万物皆由原子组成,原子服从不确定性原理,万物亦无法逃脱此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