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这四张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章 重耳教你打仗:谁比谁狠谁沾光(7)(2/2)

    狐偃出面解释,说起当年晋文公与楚成王“退避三舍”的约定,国君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有信于天下。

    大伙儿信了,领命后退。然而,谁知道晋文公真正的心思呢?他明知全军撤退,子玉必定率军追击,到时,理亏的就是楚国,晋国就有充分理由进攻。这叫后发制人。

    撒尿擤鼻涕两头都逮住,话糙理不糙。晋文公老谋深算,后退的本质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进攻。既维护了自己名誉,又引君入彀。并且,避开楚军锋锐,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决战;还可以接近本土,缩短补给路线,所谓一退得先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因此,全军撤退,就是一个陷阱。在楚军主帅子玉看来却是天上掉的馅儿饼。他认为这是消灭晋军,夺回曹、卫的极好时机,下令部队加紧追赶。一直追到城濮(今山东濮县南)。

    晋方:晋、宋、齐、秦四国联军驻扎城濮。楚方:楚、陈、蔡、郑、许五队依靠仙阻之地而扎营。

    城濮大决战,一触即发,不可避免。

    论兵力,晋方联军远不如楚方联军。

    投入决战的晋军共3万余人,战车700乘。春秋时期,每乘战车下辖步兵为72人,加上3名车兵共为75人。加上齐、秦、宋国的军队不过5万余人。

    楚军方面,连同随征的陈、蔡、郑、许五队,约为11万人。

    尽管楚联军兵力大大高于晋联军,可楚联军长期围攻宋国,已是疲惫之师。要知道,春秋时期,军中的步卒多是奴隶、农奴或自由民中的下层分子,这些人战斗中配合车兵作战,平时还要为车兵服役,如后勤供应、炊事、养马、汲水、修缮等等。因此,疲劳不堪的军士兵卒,极不情愿追击楚军,而统帅子玉不管不顾,负气急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