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世界史密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6)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6)

    巴巴罗萨计划出台半年后,苏联还浑然不觉,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和苏联的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因为苏联和德国签订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斯大林的思维,错使斯大林认为在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见分晓之前,德国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

    另外,据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一书中披露,斯大林也曾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出台,可见斯大林对德国的进攻计划是完全没有防备的。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就被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抢先了一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正是因为斯大林的麻痹大意和对战争形势的误判,才使得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的确达到了希特勒希望的闪电站那出其不意的效果。

    权宜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秘密议定书吗?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逐渐激化。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的咄咄逼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使“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更是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而斯大林为了维护苏联的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结盟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希特勒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应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而希特勒方面,他为了执行已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和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侵略行为或攻击。②缔约一方不加入任何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③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对缔约一方进行敌对行为的第三国家。④双方保持联系,交换对彼此共同利益有关问题的情报。⑤双方在某种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只应通过和平方法解决。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该补充协议规定:第一,属于波罗的海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第二,一旦属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皮萨河、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一规定,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斯大林还亲自在波兰地图上确定了苏德边界,并分别签上了他们的名字。)第三,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据波兰《选举报》报道,1992年10月29日,在克里姆林宫的绝密档案中也已找到了该秘密议定书的原件和两幅由斯大林与里宾特洛甫签名的在波兰国土上划定苏德边界线的地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