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风起兮(10)
问道老子,玄之又玄
谈到无为而治,我们必然提到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对于老子的身份目前还处于不确定状态,不管老子出关也好,还是以后成仙也罢,都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仅是他的《道德经》。这本书仅仅五千言却让人感到玄之又玄。关于《道德经》成书年代随着考古发现已知,此书最晚在战国中晚期就已经成书并流行。
老子 上世纪30年代随着一股疑古思潮泛滥,关于老子及其《道德经》的争论也是五花八门。然而古人造假的精神远不及今人,汉墓出土的《道德经》除了《道》篇与《德》篇的次序与当今的通行本不同,其他无多大差异。后来又出土了《道德经》残简,但很难断定那是一本完整意义上的《道德经》,不管它的文物价值有多大,但对中国两千来年的文化没有什么影响。从汉帝国直到现在,我们读的、研究的都是通行本。对中国政治文化生活有影响的也只是通行本。
从残简中发现,困惑人们两千多年的问题有了明确答案。通行本《道德经》中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但第一章在阐述“有”与“无”的时候却说“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不是严重的自相矛盾吗。好在残本是这样记载的,“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就差一个字让人挠头两千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