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不可思议的战争(4)
    第十三章 不可思议的战争(4)

    全世界都震惊了。

    不仅震惊于日本这小鼻子竟能如此胆大妄为,还震惊于东北军的如此不作为。

    要知道,当年满清总算够无能了吧,但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还是拼到了不能打为止。

    最近的北伐军“济南事件”、中苏同江战役,虽然无一例外地败了,不过好歹也舞刀弄枪地上去比划了两下。

    只有此次“九一八”,谁也没想到东北军会完全不作抵抗就全军逃跑。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短短三天时间,锦州以北除黑龙江以外的东北全境尽陷敌手。

    关东军继续攻向黑龙江。

    其时的关东军还没有达到后来那么大的规模,仅包括一个师团,即来自仙台的第2师团。

    仙台是当年鲁迅跟藤野学医的所在。它在地理和气候特征上都与东北相近,按照鲁迅的说法是“初冬就颇冷”,从此处出来的士兵自然也比较耐寒,能够较快地适应东北气候。

    可以这样说,从“九一八”开始,这个日本老牌师团几乎已纵横东北。

    然而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却不想打。

    不想打的意思,是不想自己花力气打,而并不是说真的不想攻城略地。

    到达吉林一个叫做洮南的地方时,多门突然命令前锋部队停止进军。

    洮南其时尚属黑龙江省管辖,被称为黑龙江的南大门,有铁路可以直通齐齐哈尔市近郊,因此位置极其显要。

    奇怪的是,洮南守军不仅一枪未放,还排队出城来迎接日军。那调调,就好像两家在走亲戚。

    多门如今信奉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他对叛将降将很感兴趣。

    而且,他也很清楚,黑龙江与辽、吉两省不一样,境内没有足够的铁路守备队可进行呼应配合,日军的进攻很难一蹴而就。

    叛将降将在哪里呢?

    眼前就是。

    洮南守将叫张海鹏。由于小时候生过天花,落下了一脸豆豆,因此得了个外号:张麻子。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麻子已经60多岁了。他的职位是洮辽镇守使。

    要换成别人,混到这个样子也许还说得过去。可是你要了解到张麻子的过往经历,就会明白这老家伙混得着实很差。

    还记得土肥原那个老祖师爷青木吗?

    日俄战争时,他拉拢一帮马贼,组成了“满洲义军”,专门在俄军后面捣乱。

    这帮马贼里面,就有当时还是小字辈的张麻子。

    后来他给时任洮辽镇守使的吴俊升做了秘书官,跟着吴大舌头混。

    等到大舌头升了官,便把自己的位置留给了张麻子。

    让张麻子想不到的是,这个芝麻官一做就是十几年,差点把都坐穿了。

    张作霖在世时不敢多声张,等到老帅和吴俊升都被日本人炸死,他就有了新的指望。

    这个指望就是像提拔他的吴大舌头一样,能够做上黑龙江省主席。可是年轻的张公子连正眼也没瞧他,人家相中的是万福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