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一章 大败局(1)
    第十一章 大败局(1)

    让我们再回到同江战场。

    两个出场队员:中方是东北军,苏方是远东红军。

    先晒晒东北军这边。

    武器装备上,东北军虽然在国内地方军中已是首屈一指,但明显弱于苏联红军,重炮、飞机、军舰这些特种部队更无法与苏军相比。

    当然,东北军的短板并不全在物,更多的还在于人。

    人其实不少。在东北少帅张学良发布对苏作战动员令后,东北军一线兵力迅速增至十余万,而远东红军能集中的兵力仅为四万(最多时也只有八万)。二比一,论总体数量,中方占有一定优势。

    可是如果比兵员质量,差距就很明显了。

    东北军的前身奉军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是“整军经武”。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东北军还是停留在当年的水平,甚至退步了。

    尽管如此,东北军在同江之战中也并非完全没有胜算,哪怕是打成平局也有可能。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带兵之将的话。

    然而没有。上苍仿佛不再眷顾东北军,天空将星暗淡,郭松龄走了,杨宇霆完了,最善统兵的大将一个不剩。

    于是,前方督战并协调全局的便成了我们熟悉的老实人:东北军副司令张作相。

    张作相确实是个无可挑剔的好人,但他绝不是一个能人,更不是一个在危难局面下可以独撑大局的将帅之才。

    威势可禁暴,德厚不足以治乱也。

    ——《韩非子》

    也罢,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只能如此了。先打起来再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