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四章 烈焰中的军旗(1)(2/2)

    在冈村担任武汉第十一军司令官期间,汤恩伯始终是其最大劲敌之一,从武汉会战到随枣会战,这对中日的超一流武将两度交锋,冈村都未能领先一招半式,成为他离开武汉时的一块心病和遗恨。

    山水有相逢,我们又见面了。

    日本将帅里面,冈村向以信任幕僚、放得开手脚著称,平时只抓大事和决断,作战计划均由参谋们负责起草,很少插手,但这次他一反常态,破例专门对属下进行了一番交代。

    冈村所说的,是对汤恩伯的了解。

    知道汤恩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我告诉你们,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且具有很深战术素养的支那将军。

    他喜欢打运动战,随枣会战的时候,我曾猛攻他正面的一角,当时已经把他的一部分军队包围了起来,你们猜怎么着,他竟然敢亲率主力进行救援,并乘隙使第十一军陷入重围,为此,我们的军队受到了不小损失。

    没有人天生喜欢打败仗,当冈村“复盘”的时候,心里显然是相当不好受的。

    幕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也不由得发了毛。

    汤恩伯如此神出鬼没,抓又抓不住,逮又逮不着,一旦出现,还能打得你飘啊飘,这次别又重蹈覆辙吧!

    冈村似乎胸有成竹,“我自有计较”。

    拿过作战计划草案,冈村指了指其中一支特种部队的编制:暂时隐藏起来,不要予以使用。

    因为它将是战胜汤恩伯的独门秘技!

    “虎师团”

    1944年4月18日,“华北方面军”所属第十二军突然自黄河铁桥强渡新黄河。

    这座黄河铁桥原来是平汉铁路的重要枢纽,早在花园口决堤前就被炸掉了。战前,日本从关东军方面调来专用器材,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修复,同时还在黄河岸边建立了一座小桥头堡。

    由于自中条山之战后,黄河岸边皆无大的战事,乃至铁桥修复和桥头堡的出现,都未能引起第一战区的足够重视,以此埋下巨大隐患。

    日军在发动强渡时,正是以这座小小的桥头堡为据点,确保了军队和辎重得以快速通过。

    4月29日,第十二军已兵临许昌城下。

    日本人对中国的“四大名著”,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第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中将就是在宜昌反击战中曾被陈诚打得差点剖腹自杀的那位,他起初认为,许昌是三国以来著名的“军都”,曹操发家的地方,汤恩伯可能就在这里,因此不惜动用三师二旅团来围攻许昌。

    素来行踪不定的汤恩伯恰恰不在许昌,在获悉许昌被围后,他曾派三个军前往救援,然而都无法进入内线。

    许昌已成孤城,但即使这样,城池也不是那么好攻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