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章 怒江在咆哮(3)(2/2)
    周福成自己都不知道梦中抽了哪支上上签,让卫立煌这么关照自己,想来想去,也没别的好解释,只能从人情脉络上瞎联系。

    兴许是当年受过卫长官指挥,所以他才把咱们当亲生儿子了吧?

    意外得宠当然是好事,不拼命打也肯定是对不起领导的,可问题是第五十三军能力就这么一点儿,连他们自己对能否强渡成功都心中无数。

    有数的人,是卫立煌。

    吸取中条山的教训,卫立煌对这次远征准备得非常细致。他在隔江观察时,发现第五十六师团采取的其实是死守要隘战术,即守住高山据点,而没有沿江部署重兵。

    卫立煌立刻意识到,渡过怒江其实不难,难的是后面,在地形复杂的大山里与“龙兵团”作战,那才真叫难。

    知道为什么要让第十一集团军主守了吧,守是假,留着最强的部队,随时投入后续攻击才是真。

    把第五十三军列入强渡主力,则出自于卫立煌的另外一番盘算。

    第五十三军是“最弱军”不错,对此卫立煌也不是不清楚,可是本来也没指望它第一口啃的便是硬骨头,关键是给它信心,让它认为自己很行,特别是装备美械之后。

    不但如此,还能给各军以示范,你瞧,“最弱军”都渡江成功了,我们还怕什么!

    “恐日病”,或者说是恐第五十六师团的病铁定不治自愈,也就不存在军长脑子里都在想“我还能不能回家”之类的事了。

    前提,当然是大家都以为怒江很难渡。

    说到底,强渡怒江,其实是一次心理战,或者说恢复信心之战。

    名将的思维皆有相通之处,卫立煌的这一战术,与南昌会战时的冈村宁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就是用“最弱师团”打头,才挽回了日军的士气。

    5月11日拂晓,滇西远征军揭开渡江战役的序幕。

    渡河部队乘坐的是一种前尖后方的帆布船,一只船可以运送一个班,然而使用起来却极其方便,不用的时候折叠放在背包里,一个人就可以带走,要用的时候只需拿气囊充一下气。

    美式后勤配备真是世界一流,几乎挑不出一点毛病,可是乘客们的心却仍然悬在半空中,好半天落不了地。

    眼睛一闭下了船,眼睛一睁上了岸。

    强渡怒江

    想象中的恶战没有发生,因为卫立煌已经用特种部队为“最弱军”铺平了道路。

    强渡之前,远征军在岸边建立了炮兵阵地,一水儿的榴弹重炮,往那里一摆,日本人的炮够不着,它却可以准确无误地完全摧毁日军江岸防线。

    经过火力清除,当强渡正式开始时,岸边已没有什么日军,第一批渡江部队仅两人伤亡,就顺利地攻占渡口阵地。

    滇西远征军由此士气大振,“恐日病”也一扫而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