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残阳如血(2)(2/2)
    3月8日,日军轻取仰光,局势不谓生死存亡,也已是危在旦夕。

    当天,戴安澜率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赶到了仰光以北的东瓜,也就是陈纳德训练飞虎队的那个地方。

    戴安澜,号海鸥,安徽无为人,与他过去的老长官徐庭瑶是同乡。

    这位毕业于黄埔第三期的青年将领,早在长城抗战时就崭露头角,那时他是杜聿明手下的团长,到杜聿明创建第五军,又特地委任其为第二〇〇师师长。

    进入缅甸后,戴安澜发现,缅甸土人普遍敌视英国人,以至有充当日军探子的。但也有很多人,包括华侨,并不相信日本的欺骗式宣传,对来自中国的军队十分欢迎和拥护。

    翻一翻史书就会知道,古代缅甸也曾经在我们的西南疆域之内。

    据说,三国武侯南征到此,极受缅人崇拜,视之如神,当诸葛亮要北返时,百姓成群结队地来进行挽留。

    诸葛亮安慰他们说:“我还会回来。”

    可是您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呢?

    诸葛亮指了指田间的一种草,“此草开花,余重来矣”。

    那是一种不会开花的草,所以一年又一年,引颈北望的缅人迎来的只有失望。

    当地人告诉戴安澜,草在不久前竟然奇迹般地开花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预兆,预示着“王师应到达矣”。

    戴安澜为之感慨不已,于马上赋诗:“扬鞭遥指花如载,诸葛前身今又来。”

    戴安澜的任务是守住东瓜。

    从作战地形来看,东瓜实非易守之地,城外以平原为主,三面都有开阔地带可供对方发起进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