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马虎:
古时画家画马非马画虎非虎害子一死一伤
宋朝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一次在家里准备画虎,刚画了个虎头,有人登门请他画马。于是他心不在焉地在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请他作画的人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您这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低头一看,自嘲地笑道:“似马非马,似虎非虎,马虎,马马虎虎也。”来人也就不要了,画家随手一扔,将画扔到地上了。
客人走后,画家的两个儿子就拿着地上的画看,大儿子指着马身子马尾巴问画的是什么,画家头也没抬,随口说是虎。小儿子指着虎头问是什么,画家同样看也没看说是马。于是两个儿子就把“虎”和“马”的样子给记下了。
一天,大儿子跑出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一惊道:“虎,虎!”于是便弯弓搭箭,将马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另一天,小儿子在树林里玩耍,一只虎蹿了出来,他高兴地说道:“多么漂亮的马啊!”于是奔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虎咬死了。
两个儿子出事后,画家痛心疾首,自责自己乱画惹祸,便烧了以前作的画,并作诗一首挂于墙头:“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似虎又是马。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后来,人们便把“马”“虎”合称,把“马虎”或“马马虎虎”比喻办事不认真。
据《聊斋志异?卷十一》牛犊篇载,水牛遇到马就以为是虎,所以往往会去攻击。一个术士预测农人有退财之灾,便是牛不识马与虎。原文:“楚中一农人赴市归,暂休于途。有术人后至,止与倾谈。忽瞻农人曰:‘子气色不祥,三日内当退财,受官刑。’农人曰:‘某官税已完,生平不解争斗,刑何从至?’术人曰:‘仆亦不知。但气色如此,不可不慎之也!’农人颇不深信,拱别而归。次日牧犊于野,有驿马过,犊望见误以为虎,直前触之,马毙。役报农人至官,官薄惩之,使偿其马。盖水牛见虎必斗,故贩牛者露宿,辄以牛自卫;遥见马过,急驱避之,恐其误也。”
我国自古视虎为祥瑞,所以对画虎颇为钟爱。如五代时期,厉归真画虎“有威加百兽之意”;董源画虎:“肌肉丰混,毛毳轻浮,具足精神”。宋陈师道在《论画马虎》中描述了这样一幕:“宣城包鼎每画虎,埽溉一室,屏人声,塞门涂窗,穴室取明。一饮斗酒,脱衣据地,卧起行雇,自视真虎也。”沈括在《论画兽毛》中指出“画牛虎皆画毛”。东汉马援在《伏波论画》中也说“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这样的话。说明宋朝那个画家乱画“马”“虎”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