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篇 美味佳肴(15)
    第三篇 美味佳肴(15)

    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北方主要是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多是包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的粽子,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还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很多的国家。

    佳节吃美食:

    饺子最初是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饺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它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饺子原名“娇耳”,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东汉末年,张仲景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白河岸边,看到穷苦百姓生活疾苦,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决心要救治他们。他在长沙为官时,曾成功地救治过同类病人,于是他参照上次的方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了医棚,架起了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向穷人舍药治伤。其药名叫做“祛寒娇耳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然后把熬好的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者。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吃一段时间,烂耳朵便好了。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就在冬至和年初一吃娇耳。

    饺子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宋代人们称饺子为“角儿”,它就是“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一直沿用至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到了元朝人们又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也是这样称呼的。在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有:“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在元明朝所说的“匾食”中的“匾”字,现在已通作“扁”字。“扁食”一名,可能是出自蒙古语。

    早时的饺子和馄饨其实是一物,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被称为“馄饨”的食品,与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一致。到了南北朝,馄饨已经很普遍了。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的,所以当时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到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吃饺子时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