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千里马,蹄儿朝西
结了两次婚的刘秀,一次蜜月也没有度过。
安定了河北北部的刘秀,接着挥师南下,接连攻下了元氏、防子,然后抵达鄗县,鄗县开门献降。
刘秀的人马进入鄗县的这个晚上,发生了一次险情。
《后汉书》记载,鄗县大姓苏公悄悄打开了城门,将埋伏在城外的王郎的大将李恽的人马引入城内。
幸好,李恽的人刚入城,就被耿纯发现了。耿纯立刻做出反应,率兵和李恽展开了近身巷战。
刘秀吃了一惊。他还在熟睡中,就帖杀声四起,睁开眼,醒过神,杀声,却渐渐平息了。
有人前来禀报:“刚才是王郎的大将军李恽前来偷袭。”
“李恽呢?”刘秀连日征战,好不容易睡个好觉,乍一醒来,脑子里一片浆糊。
“在这儿。”耿纯迈着大步,走进刘秀的营帐,将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往地上一扔,“你瞅瞅,趁热。”
鄗县一战后,刘秀的大军抵达了王郎的军事重镇——柏人城。
驻守柏人城的,是王郎的将军——曾和刘林一起拥戴王郎为帝的李育。
刘秀先派前部偏将朱浮﹑邓禹率兵前去攻打,李育出城迎战,朱浮和邓禹被李育打败,辎重全落在了李育手里。
乘胜追赶的李育轻敌了,他大概以为刘秀的主力部队也会这么不堪一击。
在后面接应邓禹和朱浮的,是刘秀。
刘秀迅速将邓禹和朱浮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编入队伍中,在郭门重振旗鼓,和李育大战。《后汉书》记载,刘秀“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被抢走的辎重,刘秀又抢了回来。
吃了这次亏的李育,撤退到柏人城内,固守不出。就像一只聪明的乌龟,猛地伸出来脑袋,咬一口,没咬到人,赶紧缩到坚硬的龟壳里,再也不露头了。
由于柏人城守兵众多,武器精良,粮草充足,刘秀一时也攻克不下,反攻王郎的战争陷入了低谷。
恰在此时,有两个人千里迢迢,一同前来投奔刘秀。
让这两个人,分别作个自我介绍好了。
“我叫贾复,南阳人。从小喜欢学习,少好学,学过《尚书》。跟着舞阴县(今河南泌阳县北)的李生,李生对我蛮欣赏的,对他的门人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新莽王朝的末期,我在县里当一个小官,有一次呢,去河东接盐,半路上碰到了盗贼,要我们把盐留下,要不,就把命留下,和我一起去的十几个别的县里的同行,都把盐留下了,就我一个人不但没留盐,也没有把命留给他们,回到县里,大家都称赞我的本事。后来呢,下江、新市的绿林军闹起来了,我就领着几百人上了羽山,自封将军。更始皇帝即位后,让我归汉中王刘嘉管理,成为一名校尉。虽然我从将军变成了校尉,但我依然很尽责。我看到更始皇帝的朝政非常混乱,诸多将领都过于放纵,刘嘉也是,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本能,就对刘嘉说:‘天下还没安定,你却对目前拥有的东西心满意足,这些东西就没有失去的可能吗?’刘嘉说你别吹牛b了,对不起,我说了脏话,刘嘉的意思就是我说的太大、太虚,他不愿意用我,说大司马刘秀在黄河以北,一定能任用我。还写了一封信,让我和长史南阳人陈俊一起投奔过来。”
“我叫陈俊……也是南阳人。”陈俊接着作自我介绍:“年轻的时候当过郡吏,后来就跟着刘嘉当长史,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推荐到这里来,可能是刘嘉觉得贾复不靠谱,怕推荐贾复万一再不靠谱,不好意思给刘秀交代,就把我一起也推荐过来了吧。”
刘秀对这两名远道来的老乡非常好。先是把自己马车上三匹马之一的左骖赐于贾复为坐骑。刘秀手下的人对初来乍到的贾复不太服气,贾复本人也不太讲究低调做人的道理,得罪了人,被得罪的人利用职权之便,要把贾复调为鄗城县尉。刘秀得知,把手下的人训了一顿:“我送贾复良驹,是因为他有千里驹之才,不得擅自乱调!”
陈俊和贾复一样,也收到了资深人士的嫉妒和排挤,差点被调到曲阳县工作。
陈俊倒是低调,准备服从调遣。
恰巧,在陈俊接到调遣令,准备赴任时,刘秀来找陈俊,向陈俊咨询军务。
“那你最好快一点。”陈俊一边打包,一边说,“我一会儿就要去曲阳县当县令了。”
刘秀不解:“陈俊!你当初不是要在本官身边,共谋大事吗?一个小小的县令职位,怎么会贪图呢?”
陈俊说出了真相:“不是我要去,是有人派我去。”
说完,陈俊解下县令印绶,交给刘秀。
通过这两件事,刘秀也很无奈,他只好对居功自傲的手下们唱:
千里马,蹄儿朝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