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那些事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十三)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1)(2/2)

    汉朝的官服,非常讲究。

    《后汉书》记载:“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

    什么身份的人,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非其人不得服其繁,因为要顺着“礼”穿衣服,汉朝光礼服就很很多种,不同的场合,应该穿不同的礼罚规矩非常复杂,就是帽子,也很有多种。

    比如说长冠,相传是刘邦当初身份卑微时,用竹子削成的,又称刘氏冠,民间根据其形状,称之为鹊尾冠。文臣儒者戴的进贤冠,用布做成,前面高七寸,后面高三寸,长七寸,帽子中间鼓起的褶皱叫做“梁”,公侯这个级别的有三条“梁”,二千石以下至博士级别的只能有两“梁”,“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刘汉宗室成员,戴“两梁”冠。

    执法的御史以及廷尉,要戴法冠,又称獬豸冠,獬豸是传说中的神羊,据说能辩曲直。武官要戴武冠,也叫武弁大冠,侍中和中常侍,还要在帽子上加上黄金珰的装饰。

    这些规矩,三辅遗老都很清楚,更始帝的高官和将军却一塌糊涂。

    三辅遗老们发现,从自己面前走过的这些人,大多都穿着西汉时下等人或者只有奴仆才会穿的“冠帻”,甚至还有人身披女人的衣服,脚踏“绣镼”走路。

    这哪是什么大汉的高官,简直是一群城乡结合部的时髦青年。相当于现在,穿着没撕商标的假名牌,染着黄毛打着耳钉,拿着山寨手机到处炫耀,用刺耳的外置喇叭放从网上下载的《老鼠爱大米》。

    贵族气质正如士大夫精神,必须至少经过三代人,才能培养出来。

    “当家做主站起来”的那一代不行,“改革开放富起来”那一代也不行。

    不过,有一种人,他们天生就拥有非凡的贵族气质。

    这种人,即使去卖猪肉,也会成为猪肉王子。

    很明显,刘秀就是这种人。

    当刘秀率领着自己的部下走进洛阳时,刚刚被前面那些造型奇特的高官和将军笑得肚子疼的三辅遗老们,一下子就肃然起敬了。

    他们衣着得体,举止风度翩翩。

    按照刘秀当时的身份,他应该头戴一顶象征着刘汉宗室的两梁冠,佩长两寸方六分的白玉双印,微风吹动着他绣着精美图案的绛红色长袍,他扬起宽大的衣袖,翘起微笑的嘴角,向路边的三辅遗老频频施礼。

    《后汉书》记载,那些曾为刘汉王朝效力一生的老吏喜极而泣,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