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这几个人都是人精,李璟打的什么主意,一听就明白。想必刚才在战略没现实出来自己的高明,气势又没能压不住大楚,想要动动军事的主意了。
赵普冷笑着说道:“洞庭湖大不大,先前的吴王杨行密、杨渥等人应该很清楚,这几个人不几次来洞庭湖游玩吗?什么结局,大王,应该心理很明白。”
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的六月,吴王杨渥积聚江表精兵良将,大起水路三军,在岳州刺史做内应的情况下,进入洞庭湖,并顺湘江而进攻长沙,结果就是在洞庭湖畔,全军覆没,江表的名将刘存等人被活捉,数万精兵葬身洞庭湖底。马殷趁势不仅再次收复了岳州,并调转墙头,打下了一直与江表遥相呼应的郎州,彻底的统一了湖南。从那时起,不管是吴还是后来的南唐,都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楚国实力不弱,李璟也是明白的,不然也轮不到他来打楚国的主意了。如果楚国很弱,他老爹李昪、干爷爷徐温,干大爷杨行密早不就把老马家给收拾了嘛。
所以他只想学学唐庄宗,看能不能占些口头的便宜,结果人家是寸步不让。李璟虽然有些不爽,可也发作不得。一旁的查文徽等人也领教了马云这帮的词锋,心知他们不好对付,所以对这声“大王”,也不敢轻易跳出来责骂了。
这一眨眼工夫,菜都齐了,马云一看有点愣住了,看来今天这个饭是彻底的吃不成了。他偷眼看了下李节、赵普,正好与这两人的目光相对,他们已经气的身发抖。
这菜是挺好,什么红烧鸡翅、鸡鹅鱼、酒香鸡、绣球白菜等等,这菜色香味俱全、品种也多,可是做菜的材料却很单一,里面都有鸡肉。而这正好是楚国忌讳的一件事。
这倒不是因为楚国信奉什么新的宗教,而是因为楚国第二任楚王,马殷的二儿,马希范的二哥,已故的衡阳王马希声,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吃鸡。这个吃鸡大王的名声,传扬天下,他一天三顿饭,至少要吃掉五十多只鸡。
马殷在世的时候,衡阳王不敢大手大脚花钱,马殷一死还没下葬,衡阳王就摆起了全鸡宴。古人送葬是要素食的,可是衡阳王偏偏要吃鸡,而且是很吃了几只鸡以后,才去送葬。当时楚国的一个官员就讥讽道:“晋朝阮嗣宗临母丧,尚吃掉一头蒸猪,喝了两斗酒。主公如此,可谓善法贤人。”阮籍是著名的“狂徒”,从不尊礼数的,这句话可不是什么好话衡阳王却不知道别人是讥讽自己,还乐的呵呵大笑,不知廉耻的说自己是学习朱温朱三也是个大名鼎鼎的吃鸡大王。
这衡阳王可不止吃鸡这一条,他识人不明,误杀了楚国的‘诸葛亮’高郁,同时也懒惰异常,除了胡吃海喝、贪图享受什么事也不干,惹得楚国下是敢怒不敢言。可是,楚国的老百姓命运比较好,这衡阳王当了一年多的楚王居然薨了。他一死,马希范便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当了楚王,马希范是尊义理,爱面的人,马云不过就是擅自娶亲,马希范就气的要死,更不要说这个“吃鸡大王“的名声了。衡阳王已经死了,也就算了,可是马希范自打当了楚王之后,百官谁都不敢再提鸡的事,谁提谁倒霉。
就连马云贵为王爷,在长沙呆了那么多天,也没吃到过鸡。
马希声“吃鸡大王”的名头那么响,李唐怎么可能不知道,后来的马氏弟甚至楚国的百官都是不吃鸡的。今天这个全鸡宴,显然就是故意的了。
李唐这招够损,李节很生气,觉得受到了侮辱,但是也没什么办法,这明显是指桑骂槐,但是人家没有明说啊,自己站起来贸贸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没有针对的对象,说的不好反而显得没有度量了。
李节眨眨眼,看向了赵普。赵普虽然是刚加入楚国封建军事集团的,可他是荆南节度使府的“包打听”,自然也是知道这个缘由的。他脑筋急转,想办法把这个难看给转移过去,事以至此,是千万不能认怂。
赵普还没想出来办法,马云笑道:“唐王也爱吃鸡吗?看来世的‘吃鸡大王’,也要加唐王爷了。”
李璟看着赵普等人的窘像,正得意洋洋的喝酒呢,没想到马云突然给他惯了一个‘吃鸡大王’的名声,当下忍不住,一口酒就喷了出去。我文采风流的,怎么会是朱三那样的匹夫,更不会是马希声那样的蠢货了。
李璟很生气。
看着李璟憋鼓这两只眼睛的样,查文徽站起来说道:“王爷,误会了。听说贵国鸡少,我王怕诸位没有吃饭鸡,所以才专门做了这席全鸡宴。其实,在下也好奇,世之人皆鸡鸣才起床,不知贵国是听什么声音才知道天亮了呢?莫非是狗叫吗?”
李唐那边的官员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马云站起来,斜眼看了几眼对面的李唐官员,带他们静下来之后,才说道:“稀奇稀奇,贵国看天亮没亮,居然靠听声音,我们很普通,就是用眼睛看的。查大人,不知道贵国人的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马云这个话,说的就有点无赖了。他曲解了查文徽的意思,而且还干脆来了个将错就错。
李唐的官员刷的一下,不做声了。对这么无耻、这么下流、完全不按圣人教诲出牌的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应付。破口大骂?先不说能不能骂的过对方,就算骂的过,对方这么不知廉耻,丢人的反而是自己。而且,还不能把对方惹毛了,毕竟现在大唐正在征讨福建,如果楚国在西线来点小动作,大唐不就两面受敌了吗?
李唐的官员只能发扬下阿q的精神,我是读人,不和你一般见识。
冯延巳看了看对面的马云,心中一动,说道:“陛下,今日楚国来使,唐楚联姻,自此相和,可谓是件天大的喜事。臣闻楚王最喜作诗,天策府十八学士各个文采风流,臣请陛下下诏,在做诸位共赋诗词,以飨盛世。”
作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