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上海金融腐败人物链:从王成明到祝均一(4)
2006 上海金融人物链:从王成明到祝均一(4)
这种模式在中央调控上海楼市的情形下,依然在运作。直到1999年浦发银行上市前,这一部分才完全收归社保局。但先后以上海东展有限公司及上海安联投资发展公司投资的明天广场、永银大厦、东银大厦、东海广场和来福士广场已相继立项。这5个房地产项目均由浦发银行贷出款项,但实际上是社保金。而东海广场项目签约的时候,条文没有写清楚,社保金实际上是被搁置了权利。后来东海广场导致亏损,最后还是财政救急,在政府干预下勉强收回成本,但损失却又摊到了财政上。而其余几项房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获得可观的收益。根据政府部门的估计,除非明天广场能卖出超过50亿元的价格,否则安联公司对社保基金的负债就不可能做平。
社保金亏口已现,这是祝均一留下的“政绩”。除了银行不能投资房产的限制外,银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严格审批制度,也是各种投资者转向祝均一领导的社保金的理由。尽管在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6号文”),明确规定社保基金支付当期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业;之后在1999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就上述社保基金投资原则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但对作为补充的企业年金投资没有做详细规定,这也留出了“空间”。而行政权和经营权不分,加上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祝均一在企业年金处理上的权力根本不受限制,这是造成目前局面的根本原因。
下一个祝均一
这一连串的的根源是权力过于集中。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19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此言不虚。上海长期以来一直热衷于树立一个廉洁且基本上杜绝的城市形象,这起丑闻显然令人十分难堪。而且对于建设世界金融中心而言,“社保门”事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阴霾不散。事实上,如果社保金的产权不落到实处,在监管上又缺乏有力举措的话,那么恐怕难以避免重演祝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