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004 研究生大跃进(7)
    2004 研究生大跃进(7)

    报考指南中明确写到,今后几年,北大研究生院将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整体思路,继续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创建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优质品牌。

    这意味着伴随新一届研究生招生的开始,北大又开始了保卫学位质量的行动。

    首先遥证“博士”的质量

    早在去年年初,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就自发向学位质量宣战。当时它们宣布从2004年起不再招收不脱产、半脱产在职博士生,所有在读博士必须参加全日制学习。两个学院出台这个举措,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挤掉学位里的水分,确保博士学位的“含金量”。

    为什么先拿博士开刀?北大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生玉海道出了个中缘由。

    “博士学位代表着较高的学术水准。博士生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要在一定的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学术精英,而不是职业训练。我们北大毕业的博士生要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能胜任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

    “在校博士生的使命就是踏踏实实学习,为将来创造知识做充分准备,一心二用的在职人员很难做到。停招在职博士生,目的就是要淘汰不合格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也这样告诉《新世纪周刊》。

    事实上,北大前几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不脱产博士无法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整个培养过程。据生玉海介绍,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改革前,不少在职博士是政府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他们工作繁忙,应酬频繁,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听课、做作业。学校当时很头疼,教学计划很难按要求进行,一些学生的论文答辩时间一拖再拖。但唯一的做法只是推迟毕业时间,2年毕业不了就3年,3年毕业不了就4年。到后来问题更严重了,几乎没有几个在职生能按正常年限毕业,一年拖一年总是拿不到学位毕不了业,还有的人在校6年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这时,学校才发现原来的判断和做法存在问题,急需改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