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大辞典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苏溪在浙江义乌县附近。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象《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