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泮:通“判”,分解、分裂的意思。
国家安定的时候,社会秩序易于维持,社会未出现混乱征兆的时候,易于谋求预防措施。脆弱的东西容易破碎,细微的东西容易失散。社会弊端尚未形成的时候要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征兆就应及时地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帝内经》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以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和老子所说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
这一节,强调圣人之治的重点在于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防患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土一筐土堆筑起来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里列举三个具体事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求质变而不注重量的积累是不切实际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