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治世经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以上御下(御下类)(2/2)

    拓跋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任豫州刺史。当地城时胡个土霸胡生丘,屡次与外人勾结因曾经犯案被捕,怀恨在心,想图谋不轨。城里有个石道起,将这件事密告拓跋祯,希望尽快逮捕胡丘生,以及那些参与预谋的人。

    拓跋祯说:“我没有对不起人,人家怎会作乱呢?只是胡丘生本性诡诈,欺惑人心罢了。如果逮捕他,民众一定会恐慌,不如静静等待,不久之后,他自然会后悔、认错的。”

    话未说完,城里已有三百个人,自己捆绑自己,来到州府门前,陈述胡丘生诡诈欺惑的罪状。同时,胡丘生也独自骑马逃走。拓跋祯于是不再追究。

    278 杀死囚,敬回纥

    唐朝时,马俊追随李抱玉,当上赵城尉。当时回纥要回国,仗着帮助朝廷平乱有功而骄做、放肆,到处劫掠、伤人,对各地州、县供应的补给,稍不满意,动不动就杀人。李抱玉要派人去慰劳,左右的人却不敢去,马位于是自我推荐去办这件事。

    马燧先贿赂回纥酋长,与他约定,借到旗帜做为信物,可以发号施令,触犯的会被杀。又找来已被判死刑的囚犯做身边跑腿的小厮,稍微犯过就斩。

    回纥因此十分害怕,一直到边界都不敢再放肆。李抱玉十分赏识马燧。

    279 元祯斩囚伏蛮

    唐朝时元祯,善于骑马射箭,任南豫州刺史。当时太湖一带山里的蛮人时常出来抄路抢劫。前几任的刺史,对蛮人只是安抚而已。到了元祯时,才有所计划。

    元侦召集新蔡、襄城一带的蛮族酋长三十几人,到南豫州的西部边境会面,自己则全副武装准备宴席,要酋长们参观射箭的演练。元祯先派二十几个射箭好手参加演练,自己则先射出几箭,都命中目标,然后命令手下轮流射箭。手下当中,已预先安排一个死刑犯,限他命中目标,结果没射中,就当场斩首。酋长们看了都彼此看来看去,吓得两腿发抖。

    另外,又预先找出十个死刑囚犯,穿上蛮人的服装,伪装成抄路抢劫的盗贼。

    元祯在座位上,假装看着天上,一阵轻风吹过,就对着酋长们说:“这阵风,气势稍微显得暴戾,似乎有抄路抢劫的盗贼入寇,只有十个人,应当出现在西南方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就下令骑兵出动追捕,不久,果然抓回来十个人。

    元祯告诉酋长们:“你们的族人作贼,是否应该判死罪呢?”

    酋长都叩头说:“罪发万死。”

    于是元祯派人送酋长们回去,这些蛮人从此平眼,再也没有抢劫的事件。

    280 崔祐甫“长谈释兵权”

    唐朝时,神策军使(禁军司令)玉驾鹤,长久控制禁军,权力之大,震惊朝廷内外。皇帝想将他替换下来,又怕他叛变,于是问崔祐甫有什么方法。

    崔祐甫说:“这没什么好担心的。”

    请皇帝立即召见王驾鹤,跟他谈话,拖延很久,而取代他职位的人则已进入军中了。

    281 赵普“杯酒释兵权”

    宋大祖(公元 960~976 年)问赵普说:“天下自唐朝末以来,娄数十年之间,换了十个姓帝王,争战不停,是什么缘故呢?”

    赵普说:“没别的缘故,只是因为各地节度使、藩镇的势力太大,国君

    弱而臣子强。现在想改变,也不必什么奇妙的方法,只要略微削弱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财源和粮食,收编他们的精兵,天下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话未说完,太祖就说:“你不必再说,我已经懂了。”

    不久,太祖与老朋友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一起喝酒,半醉时,叫侍从退下,说:“我如果没有你们的扶助,就没有今天,这个宝座,有谁不想要?你们虽没有二心,但部下要是贪求富贵,你们能怎么样?一旦黄袍加在你身上,即使你们不愿意也没办法。”

    石守信等听了,都鞠躬、哭泣地说:“我们实在笨得想不到这些,请陛下同情,指示一条可以让我们活下去的明路。”

    太祖说:“人生很短,像白驹过隙一般。想追求富贵的人,只是希望多积蓄一些多钱,好好享受,让子孙不要贫困罢了。你们何不解除兵权,挑一些好的田产、房地,为子孙建立永久的基业,多找一些歌妓、舞女,天天饮酒作乐,享尽天年呢?君臣之间,彼此不会猜忌对方,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一再拜谢,说:“陛下为我们想到这些,真是让我们起死回生。”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假托生病,请求解除兵权,太祖也核准了。

    282 断狱不明,杀风不止

    宋太宗(公元 976~997 年)刚继位不久,正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平眼中外。

    有一天,他的座车就停在市集上。当时有一名乞丐,乞讨不到什么东西,在人家门外大骂,那家主人很客气地道歉,但乞丐不满意,闹了很久。群众正在围观,这时候,从人群中,跳出一个人,用刀子刺死乞丐,留下刀子逃走了。刚好天色已暗,追捕不到。

    第二天,京师首长上奏,太宗很生气,说:“还是沿袭着五代末年混乱的风气,大白天竟敢在京师杀人。”

    于是下令严密追捕,而且一定要破案。这官员很害怕,过了很久,上奏表示这件事是三个人因为受不了乞丐的气,所以杀了他。

    狱文送到后,太宗很高兴,说:“你这么用心,虽然很好,但请替我再复审一次,千万不要冤枉无辜。下次把凶刀也一起带来。”

    没几天,京师首长又登殿报告:“狱文和凶刀一起呈上。”

    太宗问:“复审了吗?”

    “官员说:“审了。”

    大宗就叫小太监:“拿我的刀鞘来。”

    小太监听令,拿起刀鞘将凶刀后插入鞘中,正好吻合。

    大宗很生气地站起来说:“你你这么办案,怎么会不乱杀人呢?”

    283 威吓土豪警告民众

    陈恕,字仲言,宋大宗时,迁调为工部郎中,掌理大名府。

    当时契丹侵略中原,陈恕受命朝廷,要增建城墙,挖深壕沟,许多物资和人力,须由民间征集,但民众却不按时集合。陈恕立刻逮捕大名府中的一名大户恶霸,召集将士,将予处斩。这名大户的宗族号哭上诉,府中幕僚也

    争着营救,而他本人更是叩头流血请求饶恕,自愿在第二天完成集合的任务,如果逾期,某愿被斩。

    陈恕部下令,让他带着镣梏集合,以警示民众,民众都很恐慌,不敢再延迟。不多久,工事就完成了。

    284 寇准用计废东宫

    宋太宗太子楚王元佐,残忍而不守法。太宗很生气,恰巧寇准当郓州通判,就趁机会召见,告诉他说:“你试着为我想个办法。东宫太子做不法的事,我想废掉他太子的职位,但毕竟东官也有部队,恐怕因此会引起叛乱。”

    寇准说:“这很简单。陛下可以下令太子在某月某日子某地代陛下主持典礼,并且命令太子将随从都带去。然后陛下再搜查东宫,如有不法的证据,再废掉太子,那不过是一个侍卫就能办的事。”

    太宗依他的计策,等东宫太子出去之后,果然找出挖眼、挑筋、割知等刑罚犯人的刑具,就将他废了。

    285 活猪心肝后宫立威

    宋太宗时,有一个宫女爬墙逃走,被逮获,太宗迟疑着,不想杀她,可日又怕对其他人失去惩戒的作用。

    宫迁主管刘承规了解太宗的心意,上奏说:“依法是不容活命。不过,待会儿我会取来副活心、肝,进呈陛下,然后立刻将宫女带走,送到尼姑庵,再于暗中将她嫁到远方。”

    刘承规于是退下,取来刚杀的一副猪心、猪肝,用盒子装好,要进呈太宗。后宫嫔妃,宫女围着哭泣。很久之后刘承规才将盒子略微掀起,以告慰太宗。从此,后宫就很平静了。

    286 薛简肃就地处决平人心

    宋朝薛肃,在成都时,有一天,在大东门外设宴。城中有一名卫兵作乱,不久被擒。成都主管报告薛简肃,问如何处置。薛简肃下令,就在逮捕他的地方处斩。

    民间认为这是英明的处置,否则一旦追究起来,随便牵扯,时间一拖久,又不知会连累多少人,实在无法使其同党虚浮的心平静下来。

    287 杀娼不治罪

    明镐,宋仁宗(公元 1023~106 年)时被提拔为龙图阁直学士,主管并州,巡视边境以防备盗贼,当时担任边境事务的人,多半是纨绔子弟。明镐就找出最不称职的人,加以杖罚,一些较软弱的人,就自动辞职离开了,于是明镐就奏,挑选有经验的人来防守边境的堡寨。

    当时部队行动时,娼妓多半会随着行动,明镐想驱逐她们,又怕伤了士兵的心。刚好有士兵因为争风吃醋,杀了一个娼妓,被官吏抓来向明镐报告。

    明镐说:“那些人来军中做什么?”

    当场释放士兵,不加惩治,那些娼妓知道后,都走了。

    288 假追盗贼诛叛将

    宋朝时,叛将范琼拥兵盘据黄河上游,皇帝下令如见,不肯来,后来来了,又是全副武装,带着兵,因此朝迁内外议论纷纷。

    张忠谋、刘子羽密商计谋,想除掉范琼。有一天,派张俊带领一千人渡过河流,装作是追捕盗贼的样子。然后再下令召见范琼、张俊以及刘光世来司令部讲座大事;摆设宴席,一直到吃完,彼此相顾,都未发一言。

    刘子羽怕范琼知道他们的计谋,就拿一张黄纸,向前说:“朝迁有令,要范将军到大理去对质。”

    然后下令左右拥向范琼,带上车,派张俊的部队押送入狱。另外又派刘光世出去安抚范琼的部队,说出范琼在当初部队被围困时归胡人,以及要胁两皇帝出巡边境以致被俘的罪状。并且说:“要杀的只有范琼,你们都是皇上亲自带领的部队。”

    士兵们都放下武器,说:“好”

    于是都被收编到其他部队,事情就这么结束,而范琼也处斩了。

    289 张忠定计平流言

    宋朝主帅王继思部下,有一个受宠的士兵,仗势恐吓民众,胁迫取财,有人告到官府,这名士兵于是在夜里用绳索坠城逃亡。

    张忠定派衙里的人去抓,并交待他们说:“在活抓他的地方,将他衣衫完整地投入井里,作出逃亡畏罪、投井自杀的样子,再来加报。”

    当时党派之间,议论纷纷,但知道这名士兵投井自杀之后,争论也就平息了,不但如此张忠定也免去与主帅不合的闲言。

    290 苏文忠计擒恶兵

    宋朝时,三班使臣带着骠悍的士兵数十人,进入密须境内追捕盗贼。这些士兵凶暴放肆,拿禁物栽赃,诬赖百姓,而且侵入民家,发生争斗,杀了人。后来畏罪逃散,想到处为乱,于是有民众提出告诉。

    苏文忠当是是密须司农,将告诉状丢到地上,不看,说:“一定没这么严重。”

    这些逃散的士兵一听,也略微安定下来,苏文忠这才慢慢派人招安,等这些人出现以后,再一一处斩。

    291 况钟扮猪吃老虎

    明朝时,况钟以小吏的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吕震欣赏他的才华,推荐他当主管,升为郎中,出掌苏州府。

    况钟刚到苏州府时,假装不懂政务,府里的小吏们抱着公文,围着况钟,请他批示。况钟故作不知,瞻左顾右地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小吏说不行就批不准,一切都听部属的。这些小吏都很高兴,说况钟是个笨蛋。

    过了三天,况钟召集部属,责骂:“某某事可地,你却阻止我;某某事不可行,你却要我批准。可恶!”

    就将这些小吏捆绑,拷打之后,丢在庭院里,结果死了好几个人。这此部属又变得十分恐惧,认为况钟十分神明。之后,况钟对这些小吏全部加经考核,辞退五个贪污的小吏,及十几个愚笨、懦弱的人。苏州从此大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