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者相望不断。按汉代的法律,积谷多的可拜爵、可免罪,就像当时的文学孝廉一样。今放纵鹰犬把富豪都捕猎殆尽,使他们连偷情苟且的游民都不如,要想国家不贫困,以折入于夷狄势不可能。故严惩贪吏,宽待富民,而后国家才可以得到安宁。
《易经》中说:“观封()的意义,有如祭祀开始的时候主祭者洗好了双手,尚未奉献酒食,心中的诚信散发于外,一旁观礼的民众都以极虔诚的态度仰视典礼的进行。”阴长于下,结果为乱,刑害阴私,贪吝污鄙之徒,对君王造成威胁而却无所顾忌,所以圣人设神道以使民观其盛德。退而自省,施行无言的身教,实现对百姓的治理,所以称为“下观而化民”,这是重视君王榜样的作用啊!
明朝初兴时,家法以忠厚质简为重,宫廷清洁,没有皇帝别墅、离宫之类,亦无乘龙舟、步辇,沿驰道游观,没有置骑、飞舟、千里割鲜、铜入花石之供,没有车税、产税、均输、酒税、香乐等子母计息之类求利的营谋,可观的教化之道备至。而贪婪之风,积重难返,是因为法令不行,而风俗因循苟且所致啊。
州县之制,用以区分选任官吏的品评标准,唐、宋分为几、赤、次、雄、望、紧、上、中、下共九等,以区别官吏的资格,便于升降差任。而今吏部差任州县官吏,则分别以瘠、饶、淳、顽、进士、乙科、乡贡、恩荫来差任,依部、台、审、臬司、分司岁时、生辰、荐奖的贡礼区分人品厚薄,把钦差往来,供应、劳费、车船之类当为政苛简与否的证明,而长吏中那些贪赃害民者,亦将按以上条件升迁,使得上下都注意着那些民俗淳厚、地域富饶的地方,这种差任方法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把为民作榜样的官职,贬低成分蜜分羹的无形等级,等于教官僚们不顾廉耻啊。
古代未任官的士人,需自食其力,等而上之,一直到仅次于国君的官,随着官位的升高,俸禄逐级加厚,车乘、家憧老仆逐级增多,赠答宴祭的规模逐级增大。所以季札投缟,子产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礼到郑国访问,以本国很贵的缟相赠子产,郑以为贵,子产以回赠,表示损己而不从对方贷利),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不是想借财物达到什么目的。如今万户之县、十万户之城,规模相当于古代诸侯管辖的小国,但给官僚的俸禄却很薄,不如诸侯的家臣。当京朝官、当副卿者,只能勉强养活十口人,出门当宾客的衣服和佩饰都置办不齐,郎官、闲散官就要依靠借贷生活,指望差遣外任来还债。而官僚的子弟,横行乡里,包揽狱讼,才仅能保住家产。徒然广增科举之科目,轻易升官,增加员额以引诱人们当官,俸禄既然很薄,米钞折算时又要减去一半,以天下养百官而不足,怂恿百官食天下却有余,这与让饿鹰去捕野鸡野兔又有什么区别呢!应废除这种劝贪的任官制度,革除差官时的富饶、贫瘠这两条。任官的差别,只按轻、重,边疆、内地来区分,而俸禄、仆从之费,薪马丝、公私答宴之需,都发给实物实钱,并且要丰厚。如官僚们仍不清廉,则以刑辟严惩,君王就没有不仁恕的遗憾了。
以往国家对缙绅的优礼,包括免官、退休者,都特别周到。起用废员、晋升勋阶,每逢大废典则援为恩例,那些不是制科出身、或未曾当过五品官者,按乡饮酒礼中的贵宾对待。平贱而有财富之家,虽然从没人当过官,仍然投谒大官僚,窥视废典。清白悬车的退休官,却安静自处恩礼外;而削夺官职,败军之将,贪婪失职之类罪人,却能参加乡饮大礼。终日百拜,清酒九献。观赏优戏,荣誉加于愚昧之人,洁身自好者无不笑话。如今到制定规
定,如果官僚在任不清廉者,即使是立有边功,建有大计,也不得参加起废晋阶之科。对于极端贪浊沉沦的人,遇乡饮酒礼,要让他们坐在下座以羞辱他们。而告老闲住的官僚,如有买声色歌妓、教歌舞、广建亭榭、不以勤俭教导约束子弟者,官府要每岁向上级报告,追夺他们的封诰,把他们列入罪民。让钱帛保存在棺里,桑榆鉴于□□,使不肖之徒洗心,而贤能廉明之人得意,这也是移风易俗的一种方法。
学校,是国家教育人才之地,士人在这里一步步成长而进退。近来州县都设学校,鸣琴行释菜尊师诸礼,每年都徒具形式,掌管教育的都是些垂老气尽之人,竟在学校中渔猎生徒以取赃利。学使对生徒的奖行黜劣,每年只一二人,全凭学官和州县官的喜怒。士子诵习贴经的,固然看作敲门砖,寓目经书,只为了小足温饱。廉耻之风衰颓,君、师之道丧失,没有像学校这样严重的。如今即使一朝一夕无法废除隋、宋科举之法,也要稍微作些纠正,特别应当以德行作为选汰条件之一,决定取舍,像比赛文字一样。州、县长官,出身乙科,廉静文弱,才能不胜任大事者,可改任县学教授。郎官舍人、郡守、县令出身制科者,才能改任州学教授。晋升教授之职,如他们先前所任的官阶一样,待他们能完成教育人才的重任之后,可以让他们升任礼部、太常寺、国子监、学使之类职务。若他们退休之后,州县可聘任他们担任讲经、讲正学、考内行、辩同异、探究性命学术的工作。举荐于乡里的教师,若不通士农工商之理,或因为勾结官吏、包揽狱讼者,学使可按察罢黜之。只需几十年之后,便可达到士人知廉耻,知修养行检,学术归正道。然后革除词章之选,惧选于乡里,这与隋、宋的学校相比,虽然仍不免有浮浪之士,也足以使他们警戒沉沦而促使他们遵守礼教走向正路了。
所以说为圣王者养贤以养民,□□以配天。鉴于天下之乱,先用重刑禁止,继于治世,终以道德教化。假如让百姓仍然疾苦,则将焦额再焚,妖怨四起,如此却希望建立淳和以迎吉祥,正像是繁殖螟虫而希望获得五谷丰收一样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