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释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述而第七(2/2)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

    之所以达而不作,是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

    从孔于的实际文化活动来看,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的确都是编辑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并没有哪一项是他自己的创作。

    可是,他的“述”却是非常不简单,用朱熹的话来说,是“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矣。”(《论语集注》)

    当然,绝对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编辑也好,整理也好,总得反映出编辑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说还有“删”、“定”、“赞”、“修”的工作在内了。所以,所谓“述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语)实际上是有所“作”。

    相反,倒是我们今天不少“作而不述”,专门“创作”的人,不是空谷来风,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东拼西凑,而以天才的创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盗名。

    这种人,听听圣人自谦“过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想?是不是以为自己远在圣人之上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