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外物》以篇首二字名篇。这种名篇之法也是先秦古籍中常见的。如《商君书》的《靳令》篇则取“靳令则治不留”的篇首二字名篇。《管子》的《禁藏》篇篇名亦取“禁藏于胸胁之内”篇首的“禁藏”二字。“外物”是指外在的事物。全篇的宗旨在于写庄子要达到“得意忘言”的境界。
在“外物不可必”段中,庄子阐明了外在的事物是没有一定准则的,人事、自然和人心都充满杀机,只有顺乎自然大道才可以生存。在“庄周家贫”、“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儒以诗发家”、“老莱子之弟子出取薪遇仲尼”诸段中,庄子主张一切顺应自然之道而抛弃礼乐的外物之累。在“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和“惠子谓庄子曰”段落中,庄子集中他说明了无用之用的问题,认为有用之知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有害的,无用之知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最大的用。在“庄子曰”、“目彻为明”段落中.说明庄子的处世方法是“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以及“心有天游”的顺应自然的思想。在“德谥乎名”、“静然不以补病”等最后几个小段中,进一步阐述了“得意忘言”的忘人忘我而因顺自然的道理。
外物不可必(1),故龙逢诛(2),比干戮(3),箕子狂(4),恶来死(5),桀纣亡(6)。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7),苌弘死于蜀(8),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9)。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10)。木与木相摩则然(11),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12),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13),乃焚大槐(14)。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15),螴蜳不得成(16)心若悬于天地之间(17)慰暋沉屯(18)利害相摩,生火甚多(19), 众人焚和(20),(,) 月固不胜火(21),于是乎(,) 有僓然而道尽(,) (22)。
[注释]
(1)不可必:不能有必然的标准。
(2)龙逢:关龙逢,夏代的贤臣。《人间世》有“桀杀关龙逢”。《胠箧》有“龙逢斩”句。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谏而被挖心。《人间世》有“纣杀王子比干”。《胠箧》有“比干剖”。
(4)箕子:殷纣王的庶叔,曾劝谏纣王,纣王不从,箕子因而佯狂。
(5)恶来:人名,殷纣王的媚臣。
(6)桀:夏代的最后一个君主,名履癸,是个暴君,后为商汤所灭。纣:殷纣王,是商朗的最后一个君主,亦是暴君,被周武王打败而。
(7)伍员:人名,即伍子胥,吴王夫差的大夫,后因劝谏夫差拒赵求和,停止伐齐,被夫差赐剑
自刎。把其尸体扔在江中。《胠箧》、《至乐》等篇均有记载。
(8)苌弘:人名,周景王、周敬王时刘文公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婚,晋卿内讧时,苌弘帮助范氏,晋卿赵鞅因此事讨周。周敬王二十八年,周人杀苌弘。纯属屈死。蜀:为当时周的一个地方,非指四川。
(9)碧:青绿色的玉百。三年血化碧:经过三年血变成了玉石,指苌弘的精诚。
(10)孝已:殷高宗的儿子,受后母虐待,忧苦而死。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
(11)然:通燃。
(12)絯(hài):通骇,惊动。
(13)水中有火:指雨中有电。
(14)焚:焚烧。大槐:大树。
(15)甚:过分。忧:忧伤。两陷:陷于阴阳,指人心陷于阴阳。
(16)螴(cbōng):不安。蜳(qióng):亦作茕,忧虑。螴蜳:如虫的不安宁。
(17)悬:一古作县。
(18)慰(yu):通邵。暋(min):闷。沈:沉。屯(chu):难。
(19)生火甚多:指心火甚多。
(20)众人焚和:众人焚烧心中的和气。
(21)月:人心的清明。
(22)僓(tui):通隤,败坏。道尽:天性丧失,中途夭折,不能尽天年。
[译文]
外在的事物不能有必然的标准,所以关龙逢被斩,比干被杀,箕子佯狂,恶来身死,桀纣灭亡。君主没有不希望他的臣子尽忠的,而尽忠未必能取信,所以伍子胥尸体漂流江上,苌弘屈死于蜀地,他的血保藏三年而化为碧玉。父母没有不希望子女尽孝的,而孝顺未必就是爱,所以孝已忧苦而曾参悲伤。木与木相摩擦则燃烧,金与火相炼守则溶化。阴阳交错而行,则天地惊动,于是雷霆发作,雨中带电,殛焚大树。有人过分忧虑陷入阴阳而无所逃辟,蠢蠢不安而无所成,心象悬在天地之间,忧郁沉闷,利害相摩擦,内心焦灼甚多,众人焚烧了和气。心静不能战胜心火,于是精神败坏而道不能享尽天年。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1)。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2),将贷于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3):“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4)。周顾视车辙中(5),有鲋鱼焉(6)。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7)。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8),激西江之水而迎子(9),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0),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11),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2)!”
[注释]
(1)贷:借贷。粟:谷子,亦粮食的通称。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
(2)邑金:一邑祖赋的收入。
(3)忿然:不高兴的样子。作色:变色。
(4)中道:道中。
(5)顾视:回头看。
(6)鲋鱼:鲫鱼。
(7)波臣:波荡之臣,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臣仆。
(8)且:将要。
(9)激:引。西江:指蜀江。
(10)常与:恒常共处,指水。
(11)乃,竟。
(12)曾:乃,就。索:寻找。枯鱼之肆:干鱼市场。
[译文]
庄周家庭贫穷,所以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等我得到一邑租赋金,借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不高兴的样子脸色一沉说:“我昨天来时,在中途有喊叫我的,我回头向车辙中一看,有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回答说:“我是东海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仆臣,你难道不能用升斗的水来救活我吗?’我说:‘行。等我游历吴越说服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与我常处的水,我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升斗的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说,就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