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49回,薛宝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她一露面,便别具一番风韵。
宝琴为薛蝌之妹,亦是薛蟠、薛宝钗的堂妹,出身在一个豪商之家,从小跟着父亲走遍三山五岳,到西海沿子上买过洋货,还接触过真真国的女孩子,算是一个留过洋的人物,因此她性格开朗,见多识广,一到贾府,便给大观园带来几分“开放”的气息。特别是与宝钗相比,世俗的礼教观念对她约束较少,思想自由,天真纯净,令人刮目相看。
在暖香坞做灯谜时,李纨说:“昨日姨妈说,琴妹妹见的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该编谜儿,正用着了。你的诗且又好,何不编几个我们猜一猜?”宝琴笑着应允了,说:“我自小儿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姐姐们请猜一猜。”(第50回)
这十首灯谜诗,题目为:《赤壁怀古》、《交趾怀古》、《钟山怀古》、《淮阴怀古》、《广陵怀古》、《桃叶渡怀古》、《青冢怀古》、《马嵬怀古》、《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众人看了,皆称“新巧”、“奇妙”,费尽心思,均猜不出谜底。有意思的是曹雪芹也没有明示或暗示谜底,可见其意旨正在灯谜诗之外。
薛宝钗看过十首灯谜诗后,力排众议,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做二首为是。”(第51回)于是,围绕这两首灯谜诗,引发了一场争论。
先将宝琴的这两首灯谜诗录于下: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第一首中的蒲东寺,是唐代元稹的传奇《会真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人物张生和莺莺相会、相恋的地方。宝琴所“怀”的并不是古迹,而是《西厢记》中的红娘,采用了明抑暗扬的方法,歌颂地位低贱的红娘,热情地背着老夫人巧为张生和莺莺撮合,虽然遭到老夫人的吊打也不心悔,因为有情人已成眷属。从诗中可看出作者强烈的思想倾向,即赞美张生和莺莺的自由相爱的婚姻,贬斥老夫人这种封建礼教的顽固代表者,她的失败说明少男少女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可阻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