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人性在贪婪中逐渐异化(2/2)
    曹雪芹写王熙凤人性的被腐蚀,高明就高明在他总是将王熙凤的贪婪与官府、朝廷的黑暗联系在一起写。张金哥案有封疆大吏云光节度使的参与,都察院案有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员。而且曹雪芹还以看似无心随意挥洒的笔墨,几笔就勾勒出皇帝身边的人贪婪到了明目张胆地敲诈的地步。最典型的是七十二回。时间是八月中秋节前不久。头一天周太监来,张口(借)一千两,贾琏答应得略慢了点,周太监就不高兴了。第二天夏太监派了个小太监来,说看中一所房子,短二百两,要“暂借”。说是“过一两日就送过来”。王熙凤赶紧应承。到底是小太监没经验——说好听点儿就是人性未泯,说了实话;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说漏了嘴,反正是自相矛盾了——说夏太监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难怪贾琏听说又有小太监来,皱着眉头说:“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一个“搬”字,活脱脱地写出了这些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的贪婪嘴脸。

    值得注意的是,等小太监拿了二百两银子走后,贾琏对王熙凤说:“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三二百万的财显然是指三二百万两银子,不会是指铜钱。因为一两银子等于两吊,就是两千个钱。如果是三二百万个铜钱,只有一千多两银子,还不够这两天应付这两个太监的。此话一语泄露天机,可见贾府曾经有过一个极其重大的贪赃枉法事件,数额大到三二百万两银子之巨。这中间贾琏夫妇自然也落下不少。

    特别有意思的是,贾琏听说小太监来了直皱眉头,无可奈何,王熙凤却胸有成竹地说:“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话回他。”贾琏果然藏入里屋。王熙凤不慌不忙,表现得既慷慨大方,又装穷装得非常自然。她让平儿拿出两个金项圈,说是拿去典当,让人出去换了四百两银子回来,一半给了那小太监,一半当着小太监的面让旺儿媳妇去置办过中秋的东西。平儿和旺儿媳妇配合得也天衣无缝,终于把那个小太监哄走了。王熙凤果然是“男人万不及一”,在对付太监的敲诈上,须眉男子,捐了正五品同知的贾琏比她差远了。要不我说王熙凤当个知府绰绰有余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元春晋升为贵妃,是由于向皇帝告发了秦可卿的真实出身,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识。而且元春的告密,使得贾府藏匿皇帝死敌之女近二十年之罪得到宽赦。

    但是,朝廷选秀女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制度,不是哪位当官的自己想“送”就可以“送”的。而且,清代严格规定,宫人与太监不得交通外戚,违者将受到极其严厉的处置。贾府即使把元春“送”进去了,哪里那么容易就能够“想办法”让女儿如何如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