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劳动
宝然拥有新车后的第一次远征,并不如红玉高静所设想的一样,穿着新鲜的衣裳,戴上漂亮的小阳帽,小姐妹三个畅游石城市,而是跟着宝然妈下团场干活儿。
、
宝然爸以实干为主,心眼儿为辅,并不走夫人外交路线,宝然妈也就很幸运地没有被强求成为一名合格标准的领导娘子,还是津津有味儿地计算着每一分家用,小气巴拉地节省着每一个小钱,并且乐在其中。
同机械厂广大勤俭持家的劳动妇女们一样,宝然妈不仅仅养鸡养兔,以保证家中部分肉蛋食品持续而稳定的供应,也不只满足于院子里的丝瓜扁豆,苹果葡萄,甚至还有同邻居们互通有无来的冬瓜南瓜,苦瓜蜜豆这些菜篮子小工程,她们还抓紧一切机会横向发展,比方说厂区林带荒地里的野菜,以及雨后清晨树脚下细细灰灰毫不起眼,味道却鲜美无比的小蘑菇,其中最大的一份额外收入,便来自于出城不远那一片片广袤的土地。
、
这天宝然痛苦异常地起了个大早,简单吃点饭就推上车子,跟着妈妈出门到小路口去同唐阿姨母女俩会合。
是啊还有唐阿姨。在新疆待了大半辈子,她顽强地保持了她的精明算计,保留了她的优雅讲究,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这边普通阶层家庭妇女们勤俭耐劳的良好品质。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卷发和纤尘不染的中跟棕色小皮鞋,并不妨碍她在周末换上破旧却清洗缝补得干干净净的帆布工作服和解放鞋,踩上自行车,同宝然妈一起去团场的田地里为自己的小家找些添补。
红玉推着姐姐的小车愁眉苦脸跟在一边,不过她的痛苦同宝然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宝然这纯粹是没睡饱生理上的,红玉要高级得多,那是精神上的,看她一脸别扭不停地撑着身上的颜色黯淡式样老旧的布衣裤就知道。
唐阿姨不为所动,叫她老实点儿:“回来爱怎么穿随你,干活儿就要有干活儿的样子你看看宝然,就没你那么些毛病”
红玉看看宝然身上洗得都发了白的格子衬衣和发了毛的运动裤,皱起鼻子冲她做了个怪可爱的厌弃表情。相比之下,反而是跟去凑热闹的高静,那一身半旧的运动服最为光鲜了。
哥哥们是不可能跟她们去干这种女人活计的,他们宁可去扛大个儿,于是一行娘子军,顺着大路出了市区。前面农业研究所路边,山东大婶正等着,带她们继续向北,去到今天的目的地。
、
大概是从八六年开始,团场的一部分土地开始包给个人,有限度地自主播种,大部分都是种了些小品种的经济作物,如红花,小尖椒之类,再就是常见的苞谷,油葵。这些东西一旦成熟,就必须尽快采收,地广人稀,到了**月份,往往就会人手急缺。
这时候,常常便有那虽然顶着城市人的身份,却还带着未曾褪尽的吃苦耐劳,和小市民的精打细算的家属和市民,赶在周末或孩子们的假期,自动自发地寻到田间地头,用简单的劳动换取一份额外的收益。
这项活动其实历史悠久,据山东大婶和妈妈说,当年还是集体经营,颗粒归公的时候,也常常有那口粮不是很充足的家属们,拎了破麻袋守候在秋收的田边,只待大收割一过,团场的农工再细细收过一遍,撤离了看守,便一拥而入,在遍地的土坷垃里翻检着任何一粒残留,麦粒,玉米,黄豆,地瓜条子,只要是能入口的,定要搜刮得颗粒不剩。
宝然相信她们一点也没有夸大,因为当年的山东大婶就是其中一员悍将,也全靠了这边边角角的翻翻拣拣,才能仅凭着山东大叔一份工资,养活了家里泼吃皮喝的三个小子。
当然现在情形有所进步,填饱肚子已经不是第一要务,所以主动过来帮工的同志们至少没有了当年穷凶极恶的劲头儿,大都是为了给小日子添点儿小柴小瓦。比如收割捡拾未收尽的油葵苞米儿,没有劳务费的,酬劳就是主人家挑拣出来没法儿卖的一些东西,例如未全熟的葵花盘,有虫眼或长歪了个头太小的玉米穗儿等等,别小看了这些东西,虽说换不上什么钱,一麻袋一麻袋地带回家里剥出来,大的留着炒熟了或者爆米花给一家人当零嘴儿,干瘪的扔地上喂鸡,积少成多也能省下一笔的。剩下的葵花盘子玉米芯子晒干了,冬天又是极好的引火之物。在一门心思过日子的老百姓眼里,真正没用的东西很少。
、
这时太阳还未升高,大道敞阔,迎风疾行,还是满惬意的。路过一带金黄星点点的条田,宝然轻轻叫一声:“咦?红花?”
“哪里哪里?”已经有些无聊了的红玉和高静跟着叫,“哪里有啊?那分明是黄色的好不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