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治-赵玉平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回之——萧让借调
    上回说的是圣手书生萧让请我商议事情。第二天,我欣然前往。梁山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深秋时节,八百里水泊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梁山这里,谈论枪棒,你可以找到很多聊友;若是共赏美景、谈论诗文,那恐怕只有一个人能解此风雅了,他就是圣手书生萧让。我让小厮提了食盒,带了四样素雅的小菜和一坛好酒来找萧让。我其实很了解他的心情。108位英雄马上就要排座次了,萧让自己还在为去留问题烦恼。萧让是那种一谈起自己的待遇问题首先就气短的知识分子。所以我也不着急切人正题,只是一边劝酒一边让小厮把船划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一直划到芦苇荡里,划进水泊深处。萧让问我:“朱大哥,和众兄弟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总被人家觉得清高,其实我也不是清高自傲,只是比较喜欢清净,不爱凑热闹而已。我不想被大家疏远,可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性格。这该如何是好呢?“其实,萧让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少读书人会遇到的。读书人习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爱应酬,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不合群。这样时间一长难免会被大家疏远。怎样避免呢?我给萧让出了两个点子:一叫做热情但不主动。平时可以不参加应酬,就一个人待着,保持自己的个人空间,但是凡有人家来求你帮忙,找你谈事情,无论大小,一定要积极热情。这样,时间长了别人亲身感受加上口耳相传,大家就会理解你的习惯、了解你的真诚。即使不了解情况的人说三道四,那些真的接触过你的人也会对你有个公道的评价。热情但不主动,既树立了形象又不耽误时间。

    二叫做小事情上示弱于人。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最亲切自然的莫过于互相有个照应和帮助。太强大了,显得处处比别人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摆平,这样的人大家肯定不会接近的。所以这个策略的诀窍就是在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要有求于人,比如说借用一个常用的东西,询问一个可靠的消息什么的。甚至本来自己已经具备的,根本不用求人,也要故意求一下,这样做的价值在于促进交往,表现出你对对方的关注和认可。而且因为是小事情,人家举手之劳,所以也不会添太多麻烦出来。小事情上示弱,既增进交往又不增加别人的负担。萧让听了,不由抚掌一笑。

    一群水鸟被小船惊起,拍打着翅膀扑棱棱飞上天。

    萧让仰起脸,注视着天空,目送水鸟消失在视线外,口中轻轻地吟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萧兄弟,“我笑着给他斟满酒,“你现在可不是天地一沙鸥呀,梁山100多条好汉各个都是你的好兄弟,你可是虎人深山龙归大海……“萧让的烦恼,在于他是个书生而不是好汉。他是梁山108个人里仅有的一个不会武艺只会读书写诗的人。认识萧让的第一天起,就觉得他确实和梁山刀头舔血、打家劫舍,大碗吃酒、大块吃肉的风格相差太远了。除了吟诗和写字,他什么也不会,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如何在梁山立足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