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两银子造就梁山水军创始人
    正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梁山泊方圆八百里,芦苇茂密,港汊纵横,水势浩渺,茫茫荡荡。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才能使梁山起义军坐拥地利,攻防自如。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以此为根据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梁山水军,是防护梁山的第一道武装力量,下辖八员头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其中除李俊的跟班二童属于地煞星,其余六人均得以顺利进入天罡星团体,算是梁山各派系中分得蛋糕较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八人里面,三阮属于晁派,一李二张二童均属于宋派,看起来有点水火不相容的意思,然而水军集团内部关系相当融洽,八人之间早已摈弃门户之见,团结友爱,精诚合作,成为梁山上为数不少的模范部门之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征大辽后,看见大宋政府如此不公,六名水军核心将领向上级打申请报告“打回老家去”,虽然最后被驳了回来,但水军目光之远见,可见一斑。

    梁山水军头领,几乎个个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他们不像李逵那样,完全就是个没有思想的杀人武器。而正是水军首领的为人处事颇有主见这一优点,导致他们的结局欢笑远多于泪水,不管生者死者,均得以流传后世,大名远扬。

    先说水军的创始人三阮,他们可是唯一的三兄弟组合。

    梁山中兄弟组合计有:宋江宋清,孔明孔亮,穆弘穆春,朱贵朱富,张横张顺,解珍解宝,孙立孙新,蔡福蔡庆,童威童猛,三阮。共十组二十一人,其中天罡九人,地煞十二人。这天罡九席里面,水军兄弟就占了五席,成为比例最大的人群。当然这还要感谢三阮的母亲,养育出三个杰出的占指标的儿子正是她的功劳。(我一直怀疑其实阮家兄弟本有七个,因为种种原因夭折四人,倘若七人都在,那不就是葫芦兄弟组合么?)

    这十对兄弟中,唯一能够冠以“英、雄、豪、杰”等后缀的只有阮家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余的人,哪怕宋江这般地位,也没人叫他们“某氏双雄”的,施耐庵对三阮的厚爱,可见一斑。

    三阮的落草,和林冲、宋江等完全不同,导致他们身份改变的唯一因素,就是贫困的生活。林冲、宋江作为政府军官、公务员,衣食无忧,但是三阮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在腐朽的北宋末期,基本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小说中阮小二率先登场亮相,不过却算不上什么“光彩照人”的模样。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而后续的小七和小五,也基本和大哥着装标准看齐。三人住所也只是几间破草房,门外晒着一张破网。三兄弟中,只有阮小二结婚了,两个弟弟尚处于单身状态。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家庭都绝对属于贫困户级别。

    有三个壮劳力的家庭竟然挣扎在温饱线上,想想有点意料之外。不过既然白道有政府官兵时常下乡打秋风,黑道上梁山王伦蛮横封锁捕鱼水域,石碣村三阮日子难捱也在情理之中。

    三阮虽然贫困,但是为人相当豪爽。吴用来游说他们入伙,三阮在身无长物的情况下,依然赊帐请吴用吃了两顿饭:

    四个人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来。店小二把四只大盏子摆开,铺下四双箸,放了四盘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阮小二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话,没甚孝顺。”吴用道:“倒来相扰,多激恼你们。”阮小二道:“休恁地说!”催促小二哥只顾筛酒,早把牛肉切做两盘,将来放在桌上。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七便去船内取将一桶小鱼上来,约有五七斤,自去灶上安排,盛做三盘,把来放在桌上。阮小七道:“教授胡乱吃些个。”四个又吃了一回,看看天色渐晚。

    中国人凡事好讲个“吃饭文化”、“酒桌艺术”。吴用借口“来而不往非礼也”。立马又回请三人吃了一翁酒、二十斤牛肉、两只鸡,顺便还将阮小二的赊账还清。这一手,可谓干净利落漂亮之极!

    中国古代宣扬“义气”一说,不乏“一饭之恩永世难忘”、“芦中穷士义所不为”等经典案例,吴用收买三阮,也是用了这一招。都说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在这么隆重的“恩惠”下,三阮对吴用感恩戴德,也不足为奇了。再加上吴用四处挑唆大宋政府如何不公,人生在世当建功立业,三阮脑子一热,撸起袖子就击掌为誓,从此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吴用最后那顿饭,一共消费了银子一两,而这区区一两银子,就收伏了三条生龙活虎的汉子的终身!

    三阮的上山,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王伦时代的梁山,水军力量一片空白。晁盖时代大大不同,三阮率领十数渔家,便能顺利击败何涛。而后续上山的李俊二张二童,和三阮一起,更是将梁山水军发扬光大,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梁山陆军部队,虽然人数众多,然而战绩远远不能和水军相比。陆军出于自身硬件原因,也曾数度大输特输,譬如呼延灼的连环马就曾让宋江焦头烂额。但是水军不一样,占据地利的梁山水军,家门口从来就没折了半点威风!而且一些诈降、伏击、偷袭、斩首战,也是水军彪柄的战绩之一!

    三阮对于梁山水军,有着创始人的功绩。三阮里面,最值得一书的就是活阎罗阮小七。

    中国人兄弟里面,最有出息的往往是老幺,而阮小七正是这种人物,相对比大哥二哥,阮小七更加聪明机灵,敢做敢为。

    宋江为招安,一直煞费苦心,用尽手段,由此而来梁山上可分为三派。一派就是以宋江吴用为首的招安派,包括花荣、戴宗、杨志、广大降将等;一派是中立派,招也好,不招也好,完全无所谓,代表人物柴进、公孙胜、史进等;还有一派就是反对派,这一派人数虽少,但是实力不凡,包括三阮、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有趣的是,宋江的最铁杆小弟李逵也是坚定的反对派之一。

    宋江和大宋政府羞羞答答眉来眼去讨价还价,好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谈判,反对派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既然当家老大已经铁了心要投降,自己等人再坚持,恐怕也于事无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采用骂两声娘的方式来发泄一下,譬如武松、李逵(李逵的经典语录“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从此光荣地宣告诞生)。有点文化的采用劝说的方式来试图改变命运,譬如鲁智深,然而这一切努力都不能丝毫改变宋江的偏执和顽固。

    阮小七和他们不一样!小七哥聪明啊,那是真聪明!深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先进理念!别人都希翼从老大身上打开突破口,小七哥却是直接从政府官员身上下手!只要破坏了政府官员的小恩小惠计划,老大哪怕再低声下气,恐怕也难以和广大好汉有个交代!

    所以我们看到,在陈宗善太尉带领高俅、蔡京的走狗李虞候、张干办前来宣恩的时候,阮小七先故意凿漏了船,淹了三人半死,然后带领水手将十瓶御酒喝得涓滴不剩,再装入掺水的村酿白酒冒充正品。而事实也和小七预料的一样,假酒风波迅速改变了大多数好汉对招安的看法,本来骑墙的中立派立马和反对派站在同一路线。在反对派得力干将鲁智深的率先发难下,其余的大大小小头领,譬如刘唐、武松、史进、穆弘、水军头领全部像核裂变一样,发作起来。

    正是阮小七这一举动,导致了后来的梁山大军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而宋江为何对始作俑者阮小七不见丝毫处罚,不是宋江心慈手软,陈桥驿斩小兵,宋江眼皮都不眨一下,不是阮小七的元老身份,也不是阮小七的舍身试毒英雄壮举。真正的原因正是吴用的主意:要将朝廷杀得大败特败,日后招安才能卖个好价钱!

    阮小七冒险一行,却鬼使神差地暗合了宋江吴用的本来意图。大胆想象一下,假如阮小七真的彻底破坏了招安大计,哪怕有十颗脑袋,恐怕十颗也要搬家。

    阮小七最后还是屈服了,如此明里暗里破坏,仍然不能得偿所愿,他也只有随同大部队北伐大辽,南征方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