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水浒传》中作者写得最用心、自然也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个人资质在梁山好汉中是十分突出的,身材魁梧高大,仪表堂堂,不像矮脚虎王英、鼓上蚤时迁那样矮小卑琐,也不像黑旋风李逵、赤发鬼刘唐、丑驸马宣赞那样面目可憎。难怪年轻漂亮的嫂子潘金莲一见到他就神魂颠倒,想入非非,不由自主地做了不少小动作。但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却有着一个相貌极其丑陋、卑琐窝囊的哥哥,而且自己还是靠着这样一位兄长含辛茹苦地养大,不知道这是造物主的失职行为,还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这种反差极大的搭配固然给作品带来了不少戏剧效果,但也给这个不和谐的家庭带来了太多的麻烦和苦难。
相貌出众,武功自然也更是出色。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十字坡误遇、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险恶复杂的江湖在一般人眼里也许是谈之色变的畏途,但对武松来说,不过是显示才艺、为个人扬名的舞台。有高强的武艺在身,自然也就底气十足,无所畏惧,不但景阳冈的猎户们佩服、管牢营的施恩佩服、开店铺的张清夫妇佩服,就连读者也跟着佩服。宋江在江湖的名声是靠仗义疏财、笼络人心得来的,武松的显赫名声则完完全全是靠个人的拳脚打出来的。
身材高大、武功高强只是个人的外在条件,要想在江湖立稳脚跟,得到众好汉们的首肯,还得有符合江湖精神的性格和秉性。武松性情刚烈,桀骜不驯,但又不是那种莽撞粗鲁、头脑发昏之辈,这是他和李逵的不同之处。他胆大心细,一般不贸然冲动,因此,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有着明确的目的。支配他行为的,是江湖上的义气。他不折不扣地按照江湖上的规矩行事,为此也付出过十分惨重的人生代价。当然,他也有酒后惹事的时候,如同那位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好在这样的时候并不多,而且似乎他的运气还不错,有惊无险的酒后打虎成为他游走江湖的人生资本,醉打孔亮后的失手也使他得以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江湖知己宋江。更多的时候,酒是他施展才艺的一种媒介,为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增加了许多色彩和变数。
有人用心狠手辣、残酷无情来形容武松,认为他有嗜血的天性。这句话应该说只说对了一半,武松确实是心狠手辣,对待敌人毫不留情,这有血溅鸳鸯楼杀死二十多人的事实为证,但如果因此而断言其嗜血,则显然有些不够准确。在梁山好汉中,确实不乏有嗜血倾向的人,比如那位号称黑旋风的李逵就是如此,在江州劫法场的战斗中,他一味地莽撞,滥杀无辜,死在其板斧下的老百姓甚至比官兵还多。但武松则有所不同,他的残酷无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界逼迫的结果,并非他的本性。一次次的打击和磨难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也增加了他报复对手的力度。
应该说武松称得上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他十分注重兄弟朋友间的义气,爱憎分明,虽然流浪在外,但也不忘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兄长。正是出于对兄长的深厚感情,他才十分决然地拒绝了嫂子潘金莲的挑逗和诱惑。哥哥被害后,他很快就查明了事实的真相,但他并没有贸然动手杀戮,换成李逵,则肯定是另一种残忍的复仇方式,他十分沉着冷静,甚至放弃了绿林的规矩,想依靠合法的渠道为兄长报仇,但是由于官府对西门庆的袒护,使他申告无门,才被迫采取法外行法的残忍复仇手段,他的杀死潘金莲、摔死西门庆,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后者也确实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