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回 盗国宝家贼生恶心 谏君主太傅开苦口(2/2)
    孔明见蒋琬这等举动,知他定去校场以死谏君,料定必有性命危险。当即着人送去表章一道,然后道:“公等随我入校场谏去。”当下引了百官往校场而去。

    蒋琬飞马赶到校场,见那里白色篷帐扎得密密层层,到处是白旗白幡,便到白龙大帐外丢鞭下马。这里戒备森严,岗哨林立,蒋琬刚下马淮被御林军拦住:“来人住步。”蒋琬作揖道:“下宫蒋琬,求见万岁。费心奏明。”

    先主伐吴心切,日夜在此督促,见军士操演得愈加精壮,心中颇觉高兴,心情也比前番要好得多。忽有手下来报:“启奏万岁:今有蒋琬帐外求见。”

    先主听说蒋琬到此,便知他的来意。暗忖道:他一向不赞成我伐吴,今禾赶来必定又来谏劝。我早已传旨:再谏,当以欺君之罪论之。叫他看看我的手段!遂吩咐大帐上架起刀枪,然后传命:“召蒋琬入见。”

    蒋琬的才能在先主的跟前可称是第一流的人物,博学多才,通晓文武,足智多谋,因此封为太子师傅。可是他的性格非常耿直,对主上的一举一动常常直谏,不俱畏难。今日他憋着一肚子的气,暗自想道:我倒不信挡不住天子南下,哪怕脑袋落地,也要谏他一谏,所以听到召见,便步入大帐,见里面刀枪交叉,耀人眼目,气象森严,如临大敌一般。便将头上的这顶戴托在手中,一手撩起长袍,一面低着头大声叫了进去:“惧死非忠良,斗胆下校场;除去乌纱帽,冒死见君王。臣拜见吾皇万岁!”

    “蒋卿平身。”

    “谢万岁!”

    先主见他手托纱帽,这副样子一看就知道今日蒋琬不谏不罢休。因此开门见山地问道:“蒋卿,莫非至此劝谏朕伐吴之事么?”

    蒋琬干脆答道:“正是。”

    “蒋卿,可曾见大帐上刀枪如林?朕免卿所奏,卿亦休惹朕动怒。”招呼打在前头,免得大家不客气。

    “臣冒死而来,纵是一死,亦在所不惜,望圣上容臣一奏。”

    先主想,不伯死的人,就是拿他没办法。“容卿奏来。”

    “陛下初登宝位,震动天下,若欲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方可亲统六师,若只为伐吴,可命一上将统军伐之,何必亲劳圣驾?”

    “朕意已决。”

    “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彻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

    先主道:“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

    “陛下当念两川创业之艰难,若不从臣言,诚恐有失。”

    先主想,这些陈词我已经听得够了,然而你敢说这句话,这是不可饶恕的。“朕欲起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

    蒋琬面不改色道:“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

    先主听他的话越说越厉害,龙目一睁,厉声责问:“尔莫非欲效学彭羕,反叛寡人么?”

    这句话说得太过激了些,气得蒋琬连连冷笑:“嘿……臣昔年当阳献粮,莫非便欲叛逆篡汉不成?臣非异心,只恐陛下取了两川,忘怀了当阳之败。”

    先主听了实在忍耐不住,大怒道:“汝当阳献粮有功,难道当众顶撞寡人,朕便杀你不得?”

    “臣不惜死,但求速亡。”说罢,便将手中的这顶乌纱掷于地上。

    先主见状,龙心大怒,“汝敢惑乱军心那?”叱武士将蒋琬推出斩之。

    两旁武士一拥而上,将蒋琬推倒捆翻,向外半推半拖地押了出去。刽子手举钢刀正要用刑,校场外飞马来一人,高声叫道:“刀下留人!”叫声未毕,那人便滚鞍落马,直闯大帐。御林军都熟识这个人,他是相府的家将,知他有要事奏请,让他赶了进去。

    相府的家将赶到里面,跪着将奏本呈了上去。先主接过奏章,仔细向上一看,奏文道:

    栋梁断于漳乡,献帝弑于山阳。万岁当念君臣之公义,纳公琰之忠言,移师北向,伐魏除贼。

    先主览毕,怒气有加,他们都是串通一气,阻挡我伐吴,遂将奏章往地上狠狠地掷了下去,厉声道:“速速斩讫报来!”

    这一下无可挽回了。只听得帐外一声炮响,“当!——”帐上文武只道蒋琬送了命。不料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赶进校场,指着刽子手大喝道:“与我住手,丞相在此!”

    听到丞相来了,刽子手立即收转钢刀,自然丞相到,蒋琬无论如何杀不了。众军退过两旁垂手而立。

    孔明身坐四轮车,他料知蒋琬必定有难,因此率文武紧随而来,再慢来一步,蒋琬就保不住性命了。孔明想,我来得也算快了,谁知先主赶到了我的前头,说明丝毫没有回心转意的余地。孔明被这情景吓出了一身冷汗,所幸自己先送奏本,又命家人先行,否则要救也来不及了。到帐前,文武下马出轿,丞相下车,走到蒋琬身旁安慰道:“公琰,受惊了。”意思是说,早知先主会有这一手,你何必自找苦吃呢?

    蒋琬见孔明为他求情,既没有表示感激,也没有怨恨之意,神情漠然,然后苦涩地摇了摇头,好像是说先主伐吴难以劝回,我蒋琬尽责尽力,已经无可奈何了。

    先主心里正恨蒋琬不识好歹,当面冲撞自己,等着外边提头来见。忽有军士报道:“启奏万岁:诸葛丞相率众臣到此,求见万岁。”

    先主听说丞相亲自赶来,马上意识到刚才将奏章丢在地上不利于君臣和睦,毕竟是他促成了汉室的三分鼎立,从百来个人到今天百余万众,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目前各执一见,终究大家都说服不了谁,这样对待丞相,似觉有不到之处。先主想到此间,目光又落到奏章上,想了一想,觉得拾起来太失面子,不拾又太过意不去。但是想到孔明今日至此,必定又要谏他不要出兵,心里的一团火又炽烈地燃烧起来。当即传旨:“请上大帐。”

    孔明领文武上帐,一齐见过了先主。先主招呼道:“相国平身。请坐。”

    “谢万岁。”孔明坐定。刚才参拜时,已看到地上的这本奏章,可是离得远,看不清是谁的。此刻坐定了一看,字迹分明,正是自己的。心里明白,先主刚才已经发过一通火了,而且对我也是恨透恨透。孔明十分冷静,慢慢地起身跨上几步,然后蹲下身子,若无其事地将奏章拾了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宽袖之中,又缓缓地坐了下去,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的。少顷,又起身到先主跟前跪下道:“臣奏万岁:公琰冒死而谏,实为国家大计。主上当念其忠良耿直,况累及太子前程,千祈万岁宽恩免斩。”

    每做一件事,总得有人劝,先主刚才还是火冒三丈,此刻被孔明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过火了些。因为君臣之间并不是敌对关系,关键在于所持政见有分歧,只要有人一劝,怨恨便可消去。何况蒋琬是太子的师傅,杀了师傅会给太子留下什么影响,这是必须考虑到的。先主静一静心,便允了孔明所奏,“免蒋卿一死!”

    蒋琬见孔明到来,料定自己是死不了的。所以等到传旨下来,他早有思想准备,一待松了绑,就戴上纱帽,整一整衣袍,上大帐谢过了万岁不斩之恩,归班站立。经过这么一折腾,蒋琬方才明白了丞相为何不再谏劝的道理。暗想,万岁啊,我也算对得起你了,既然你不听我的忠谏,从今以后,我只管教书,别的事我再也不来插嘴了。

    忽报张飞到来,先主急召入。张飞仍是一身盔甲,十八个燕将留在帐外,他独闯大帐。御林军见他这般模样,谁敢阻挡他。张飞至大帐,拜伏于地,抱着先主的双脚大声哭叫:“啊……大哥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

    先主亦哭道:“多官谏阻,未敢轻举。”

    张飞恨道:“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大哥不去,小弟舍此躯与二哥报仇!若不能报时,宁死不见大哥也!”

    先主道:“三弟休急,坐下叙话。”

    张飞怒冲冲地坐在先主的身旁,“大哥不去,弟领本部前往,定与二哥报仇!”

    先主道:“三弟,朕已聚集众军在此,昼夜操演,只待五溪沙漠王赶到,即刻发兵。”

    张飞又担心地问道:“大哥不做皇帝了?”

    “非也。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献帝山阳遭弑,汉祀将斩,吾即皇位,乃是顺应天命人意。然桃园之盟,二弟之仇,朕刻骨难忘。如今朕意已决,命相国、四弟保太子守两川,寡人御驾亲征,克日起兵。”

    张飞听了此番话,方才醒悟过来,想大哥的确重义讲情,做了皇帝尚且肯御驾亲征,二哥在九泉可以瞑目了。当年在新野时,我常想,有朝一日扶你大哥做皇帝,也不枉了我们结义一场。那时抱了阿斗也常说:只怕你做皇帝时,我们都不在了,否则是何等的美满。如今汉贼杀了天子,你大哥称了帝,遂了我的心,只可惜二哥死得早,未能等到今天。张飞想罢,忙起身道:“小弟错怪了大哥,请怒罪!”

    “三弟,不必介意。”

    “大哥啊,只要能报得二哥之仇,小弟死而无怨!大哥,何日起兵?”

    先主略想一想,说道:“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

    张飞高兴道:“好哇!小弟拭目以待。”

    “朕与三弟同往:三弟提本部兵马自阆中而出,朕统精兵,同伐东吴,以雪此恨!”

    张飞想,今日总算没有白来。回过头来看到孔明,忙起身道。“老师在上,老张有礼。”

    “三将军,亮有礼了。”

    “老师,老张助大哥并马伐吴,非止一日,望老师保太子守两川,老张感激不尽。”

    孔明想,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本来我也不打算再劝了,如今添了你张飞,更是火上浇油,我纵然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转你们的心。你们弟兄之义,远远超出了大汉江山的利益,那还让我说什么呢?蒋琬就是个先例,我何必再去步他的后尘?所以孔明只是点头,而不言语。

    张飞再对一旁的赵云看看,拱手招呼道:“老赵啊。”

    “三将军。”

    “两川拜托,多多关照。”

    “不必客套,云当尽力。”

    张飞走到先主面前:“大哥,兄弟先回南郑,整顿人马于川口等候,望大哥不要失约。”

    “三弟,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此乃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

    张飞应诺了一声,拜辞而去。如今得了兴兵准信,张飞心里更急,一刻也等不及,带了十八个燕将星夜赶回阂中。整顿兵马,以待出师。正是:

    性情忍耐候皇命,心绪踌躇报兄仇。

    欲知张飞回到阆中怎样兴兵,又惹出了什么大事,且看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