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各种自然条件能够极大地服务于军事斗争,季节、气候、天气、地理等因素是作战双方的共有财富,高明的领导人事实上是把它们看成自己手中克敌御敌的得力“兵将”。孔明就是善于使用这些兵将的典范,除孔明之外,一些其他的领导人在用这些因素上也获得了成功。

    孙坚与黄祖大战时,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孙坚令他的军队藏于船中诱敌,三日内船几十次靠岸,江面大雾迷漫,黄祖军队只顾放箭,等箭已放尽时,孙坚军队拔船上所得之箭,约计十几万枝,值顺风之日,孙坚令军士一齐放箭,黄祖抵挡不住,大败而退。(第七回)这种“草船借箭”是利用了天气和风力。曹操与马超沿渭河大战时,马超冲突频繁,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后来用渭河沙土建起土城坚守,但沙土不实,筑起便倒。时值深秋,天气暴冷,连日阴云密布,朔风大作,曹操采纳了隐居于终南山的“梦梅居士”娄子伯的建议,让兵士夜间担土泼水,因寒冷天气,墙随筑随冻,及等天明,沙土冻紧,土城筑就。马超看到非常惊奇,还以为有神仙暗助。这是利用了当时的寒冷天气。刘备伐吴时,东吴新任大都督陆逊自春至夏,坚守不战,后来天气炎热,刘备七十万军马屯于平原旷野,犹如赤火之上,又远离水源,深为不便,军队煎熬难耐,终于被逼到林木荫密之处避暑,陆逊于是火烧连营,大获全胜。这是利用酷暑天气为自己的用兵创造条件。也有许多对江河条件的利用之例,如曹操在下邳城围困吕布时决沂、泗两河之水灌城,攻冀州时决漳河淹城;关羽围樊城时放襄江水以淹于禁军队。还有许多利用地理条件伏兵、纵火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