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沟通与协调内部关系(1)
    一个集团内部的成员在完成总任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不协调的问题可以由许多性质不同的原因引起,对这类问题应区分事情的不同性质,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处理。

    有些不协调是属于竞争的性质。例如刘备在徐州公开反曹后,曹操派刘岱、王忠前去攻打徐州,关羽、张飞都欲前去迎敌,发生争执。刘备伐吴前,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争当先锋,二人当着刘备的面射箭比武,未决上下,遂准备刀枪相争,后被刘备制止。刘备取桂阳时,孔明让赵云领兵前去,张飞不服,定要去取,二人发生争执,孔明只好让他们拈阄,最后拈着的前去,这才解决了问题。

    刘备攻益州时,魏延、黄忠为攻打两个敌军营寨,亦发生竞争。这类竞争由争功、好胜引起,由于竞争方向与集团大目标相一致,因而适当地提倡对本集团是有好处的。对于这类竞争,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竞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知道,水平悬殊的人一般不产生竞争,竞争的人都是水平相差无几。如果听任竞争过分激烈,就会造成对本集团力量的消耗。第二,对那些与大目标、总任务有联系的竞争才给予提倡,而对那些与大目标无干的竞争应给予制止,不让这类竞争稍有发生。例如,关羽在荆州听到刘备招降了马超,又听人们评价马超武艺高强,就要入川与马超比武,这种竞争与本集团的目标无干,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孔明给予了及时制止。第三,正常的竞争之后,没有特殊情况,领导人一般不要评价竞争者的优劣。凡竞争,部分地或主要地都由好胜之心引起,领导人肯定了一方面的优胜,势必会刺伤另一方面的争胜心,挫伤后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以后的工作。黄忠和魏延夺了两个营寨回来后,只是由于作战中魏延曾违反号令,又曾被黄忠相救,刘备才肯定了黄忠的头功,即便这样,也没有超出本战役的范围评价他们的优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